《 台 城 》

《 台 城 》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词赏析:

南京古称金陵,地处江南,“霏霏”正是状写其多雨而细密如丝的气候特征,芳草弥蔓,绿遍江岸无远不达,一个“齐”字既是形容它又点明季节,这里暗含了南朝梁·丘迟《与 陈伯之书》“江南三月,暮春草长”的意思。总之 ,“江”、“雨”、“草”三者交衬共融,构筑出一派迷蒙清幽、如烟似雾的境界。六朝即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金陵于六朝时称建业、建康,作为它们的 都城,一直为宫廷所在地和皇公贵戚的活动中心,歌舞饮宴,竞相奢靡,可谓繁盛至极,但这里也是权力角逐的之地,三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六个王朝迭番更代,犹 如走马灯一般,教人顿生目不暇接之感,直觉兴衰遽变,短暂的豪华亦难以持作凭依。加之江南春雨朦胧、细草凄迷的气氛环境所形成的轻柔婉曼景调,这属于金陵 固有节候地域呈现着的自然风貌,它们相互熏染滋润,暗暗逗出一个“梦”字。倘再作深层探究,“六朝”治乱盛亡的往事早已付诸浩浩江流,无从踪迹了,而“江 雨”“江草”却是年年如此,当下映入眼帘的,又是烟笼雾罩般的暮春景色,抚今追昔,自然人事对照,怎能不满怀惆怅迷惘,顿觉一切如梦里境像呢?况且韦庄出身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郊)的世家大族 ,远祖韦待价曾为武则天朝宰相,四世祖是著名诗人韦应物, 他自己却逢辰不偶,半世落拓,大唐帝国也濒临灭亡,难道就要再蹈“六朝”覆辙吗?正当潜沉到现实忧虑和历史反思的纷纭意绪中,留连踟蹰,忽地耳旁传来数声 鸟啼,陡然惹起新的慨叹:鸟儿不解世事无常、治乱代变的严重,只依时序自在啼鸣,却让多情的人何以为堪?“空”字写出了因鸟声触发的感叹。

如果说前两句以总体笔墨,描摹金陵的景光风物,而情景中,只凭“梦”字轻轻透露消息;那么,后联则将目光回转到“台城”,正面点明题旨,并选择“柳”为 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即景抒情,藉情统驭景,呈现了浓厚的主观指向。就像京城是全国中枢似的,台城也是金陵的中枢,皇宫和台省(中央政府)都在这里,六代 倾覆的最后一幕往往于此处结束。然而,堆烟叠雾的杨柳却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一如台城豪华鼎盛时,所以说它“无情”。由于韦庄从 “六朝如梦”的感受里联想到严峻的现实危机,悲悼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灭亡之势已不可回,面对烟柳的生机勃勃、逢春必发景象,排遣无计中,才托辞他向,归 于 “台城柳”的“无情”吧。

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48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 绛都春(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

    朝代:宋代 作者:翁元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花娇半面。记蜜烛夜阑,同醉深院。夜袖粉香,犹未经年如年远。玉颜不趁秋容换。但换却、春游同伴。梦回前度,邮亭倦客,又拈笺管。慵按。梁州…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64
  • 许浑《晚登龙门驿楼》阅读答案

    晚登龙门驿楼 许浑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②。 心感膺门③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注释】①龙门,相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7
  • 文言文伤仲永原文翻译

    文言文伤仲永原文翻译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相信大家也已经学习过了吧。文言文伤仲永原文翻译,我们来看看。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7
  • 【南吕】金字经(野唱敲牛角)

             张可久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8
  • 涉及张佳胤令滑的文言文阅读

    涉及张佳胤令滑的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