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单字解释

①板印书籍:即用木板刻字印书。板印,雕版印书。②盛为之:大规模地做(使用)。之,指“板印书籍。”③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④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⑤已后:以后。已,通“以”。⑥典籍:重要的文献书籍。⑦板本:板印的本子。⑧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⑨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⑩钱唇:铜钱的边缘。(11)印:印模。(12)令坚:使坚硬。(13)和(huò):混合。(14)冒:蒙、盖。(15)范:框子。(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17)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物。(18)字平如砥(d!):(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19)止:只。(20)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21)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22)自:别自,另外。(23)具:准备好。(24)更(gēng)互:交替,轮流。(25)就:完成。(26)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帖,用标签标出。(27)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28)奇字:生僻字。(29)旋:随即,很快地。(30)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31)文理:纹理,质地。(32)兼:并且。(33)不可取:拿不下来。(34)燔(f2n)土:就是上文所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35)讫(qì):完毕。(36)殊不:一点也不。(37)火:用火。为予群从(z#ng):被我的弟侄辈。群,众,诸。从,次于最亲的亲属,例如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
【重点语法】
(一) 通假字
1.活板 “板”同“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3.若止印二三本 “止”同“只”
(二) 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三) 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 (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
(2)皆为板本 动词,是 (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
(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 (8)每韵为一帖 动词,做
(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 (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
(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指“铁板”
(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
(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 代指“奇字”
(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
(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
(四)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火烧令(之)坚 省略“之”,代指字模
(2)持(之)就火炀之 省略“之”,代铁板
2.被动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所……”表被动的句式
(五) 重点实词提示
盛、和、冒、范、持、炀、砥、具、更互、就、奇字、旋、文理、燔、讫、拂、殊不
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布衣毕升( ) 以松脂、蜡和纸灰( )?就火炀之( ) 更互用之( )每韵为一帖( ) 兼与药相粘(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五代始印五经(印: )
其印自落(印: )
密布字印(印: )
②不以木为之者(以: )?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以: )?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冒之(以: )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板印书籍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4.朗读下面几句话,看在什么地方略加停顿才恰当。?
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③用讫再火令药熔。?
④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5.说说下面加点字古今不同的意思。?
①冒: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 今:
②自:一板自布字?
古: 今:
③文:文理有疏密?
古: 今:
6.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 ”说明字是活的;“ ”说明排版是活的;“ ”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说明捡字是活的;“ ”说明做法也是活的。
读选文,回答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7.这段文字选自沈括的《 》,介绍的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 。沈括的这部著作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 ”。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持就火炀之 就:
瞬息可 就:
②满铁范为一板 为:
不以木为之者 为:
9.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0.这段文字中介绍说:活板的排版共有下面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按先后顺序写在横线上。?
A.以火熔药 B.用药物蒙盖铁板 C.按平版面?
D.设置铁板 E.排列字印?
顺序应为: 。
11.选文在介绍了活版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后,又分别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活版印刷术??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拆板四大工序。?
B.文段交代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火炀'。
13.如果向别人介绍活版印刷术的优越性,你打算从哪几方面介绍?请你依次简要列出。
①板印书籍:即用木板刻字印书。板印,雕版印书。②盛为之:大规模地做(使用)。之,指“板印书籍。”③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④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⑤已后:以后。已,通“以”。⑥典籍:重要的文献书籍。⑦板本:板印的本子。⑧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⑨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⑩钱唇:铜钱的边缘。(11)印:印模。(12)令坚:使坚硬。(13)和(huò):混合。(14)冒:蒙、盖。(15)范:框子。(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17)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物。(18)字平如砥(d!):(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19)止:只。(20)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21)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22)自:别自,另外。(23)具:准备好。(24)更(gēng)互:交替,轮流。(25)就:完成。(26)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帖,用标签标出。(27)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28)奇字:生僻字。(29)旋:随即,很快地。(30)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31)文理:纹理,质地。(32)兼:并且。(33)不可取:拿不下来。(34)燔(f2n)土:就是上文所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35)讫(qì):完毕。(36)殊不:一点也不。(37)火:用火。为予群从(z#ng):被我的弟侄辈。群,众,诸。从,次于最亲的亲属,例如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
【重点语法】
(一) 通假字
1.活板 “板”同“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3.若止印二三本 “止”同“只”
(二) 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三) 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 (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
(2)皆为板本 动词,是 (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
(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 (8)每韵为一帖 动词,做
(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 (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
(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指“铁板”
(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
(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 代指“奇字”
(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
(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
(四)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火烧令(之)坚 省略“之”,代指字模
(2)持(之)就火炀之 省略“之”,代铁板
2.被动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所……”表被动的句式
(五) 重点实词提示
盛、和、冒、范、持、炀、砥、具、更互、就、奇字、旋、文理、燔、讫、拂、殊不
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布衣毕升( ) 以松脂、蜡和纸灰( )?就火炀之( ) 更互用之( )每韵为一帖( ) 兼与药相粘(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五代始印五经(印: )
其印自落(印: )
密布字印(印: )
②不以木为之者(以: )?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以: )?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冒之(以: )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板印书籍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4.朗读下面几句话,看在什么地方略加停顿才恰当。?
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③用讫再火令药熔。?
④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5.说说下面加点字古今不同的意思。?
①冒: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 今:
②自:一板自布字?
古: 今:
③文:文理有疏密?
古: 今:
6.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 ”说明字是活的;“ ”说明排版是活的;“ ”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说明捡字是活的;“ ”说明做法也是活的。
读选文,回答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7.这段文字选自沈括的《 》,介绍的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 。沈括的这部著作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 ”。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持就火炀之 就:
瞬息可 就:
②满铁范为一板 为:
不以木为之者 为:
9.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0.这段文字中介绍说:活板的排版共有下面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按先后顺序写在横线上。?
A.以火熔药 B.用药物蒙盖铁板 C.按平版面?
D.设置铁板 E.排列字印?
顺序应为: 。
11.选文在介绍了活版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后,又分别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活版印刷术??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拆板四大工序。?
B.文段交代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火炀'。
13.如果向别人介绍活版印刷术的优越性,你打算从哪几方面介绍?请你依次简要列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5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谕亲友――白居易诗词全集

    谕亲友 [唐] 白居易 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 烦闹荣华犹易过,优闲福禄更难销。 自怜老大宜疏散,却被交亲叹寂寥。 终日相逢不相见,两心相去一何遥?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70
  • 初中知识点:文言文信息筛选题

    初中知识点:文言文信息筛选题   一、命题规律   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一般为客观题型,赋分3分。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者是人物的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8
  • 黔之驴与鹦鹉灭火这两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

    黔之驴与鹦鹉灭火这两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 一、黔之驴 1、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深入调查探…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40
  • 韩愈《原道》原文翻译赏析

    韩愈《原道》 【题解】   《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1
  • 《管子》版法第七文言文

    《管子》版法第七文言文   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饬,君乃有国。   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8
  • 清史稿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清史稿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左宗棠   。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