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李白诗词全集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打破幽寂的黑夜,震荡着寒天河流。
  【注释】
  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此指炼铜之炉火
  赧郎:红脸汉。此指炼铜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被炉火所映红。
  【鉴赏】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此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3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夏日绝句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清照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译文及注释 夏日绝句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9
  • 衰病无趣因吟所怀――白居易诗词全集

    衰病无趣因吟所怀 [唐] 白居易 朝餐多不饱,夜卧常少睡。 自觉寝食间,都无少年味。 平生好诗酒,今亦将舍弃。 酒唯下药饮,无复曾欢醉。 诗多听人吟,自不题一字。 病姿引衰相,日夜…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7
  • “钱乙,字仲阳。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阅读答案及翻译

    钱乙,字仲阳。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岁,母前亡,父同产嫁医吕氏,哀其孤,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 问医。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4
  • 天地山水的古诗名句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7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78
  • 右溪记文言文

      [唐]元结   【作者小传】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少时不羁,十七岁才折节向学,从师于元德秀。天宝十二年(753)举进士。安史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