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乙卯重五诗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注释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6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崔颢

    作者:崔颢 朝代:〔唐代〕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及注释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6
  • 有关24节气雨水的诗句分享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整理了一些节气雨水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总结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总结   1.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安稳的,安定的。如:风雨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8
  • 元好问《少林药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好问少林药局记 (金)元好问 少林英禅师为余言:“昔青州辨公初开堂仰山,自山下十五里负米,以给大众。其后,得知医者新公,度为僧,俾主药局,仍不许出子钱致赢余,恐以利心而妨道业。新…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93
  •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4
  • 《照镜见白发》翻译及赏析

      《照镜见白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注释】   ⑴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