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道中(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南陵道中(杜牧)

  唐南陵县(今安徽南陵县)属宣州。杜牧在大和四年(830)九月至大和七年(833)即二十八岁至三十一岁时,随宣歙观 察使沈传师在宣州(治所宣城,今安徽宣城)幕中;开成二年(837)至开成三年(838)即三十五至三十六岁时,又应宣歙观察使崔郸之辟至宣州任团练判 官。这首诗即作于来往于宣州的途中,具体时间难以确定。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此两句直写诗人在南陵道中骋目俯仰时之所见,勾勒出视野中的自然环境和季节行将变化的特定氛围:诗人放眼望去,四周 是一片漫漫江水;抬眼仰视,云淡风紧,一派初来的秋意。这里“欲变”二字用得很妙,把季节变换临界点的感觉准确地现于字面。

  正是客心 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这两句是由上两句之“所见”所引发的“所感”,后一句看似所见,亦系所感。“客心”,指诗人在宦途漂泊中的心情;“孤迥”,言 其孤独、寂寞。正是在这客心孤寂之际,忽然望见临江的一处楼头,正有一位穿着红妆的少妇在凭栏而眺呢。诗人的所思所感正包含在这一画面之中,其所含的内容 可由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想像去领悟、解读。

  这首七绝的诗眼在最后一句。诗人从首两句景物描写中托出第三句——客心之孤迥。孤 迥,就一定会想起故乡,想起家园,想起妻儿;而诗人眼前突然出现的“红袖凭江楼”的画面,正是诗人此刻心中的画面,他想像家中那位娇美的人儿正在江楼凭栏 望己……然而眼前的凭栏之“红袖”毕竟不是心中之“红袖”,诗人幻觉中瞬间的温馨顷刻间就被现实的真实的失望所代替。有人解释这后两句诗时,认为杜牧秉性 风流,在客旅途中随时都会为“红袖”所吸引。我以为这一见解即使成立,也是一种浅层次的“直观印象”;它所包含的丰盈意蕴至少包括我上述的诠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1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韦庄《荷叶杯》“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全词翻译赏析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译文]  如今我们都已成为漂泊天涯的异乡人;如果想再度见面相见,恐怕将毫无机会了。    《荷叶杯》 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4
  • 庸医文言文翻译

    庸医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小编为你整理了庸医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201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全诗翻译赏析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出自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4
  • 马诉冤

    文言文   刘承节奉命赴任,自浙至赣,但与一子一仆乘马而行。至贵溪,午驻逆旅,逢数客亦投宿,刘箧中银可百两,为客所窥。诸客皆盗也。是夜盗操杖入室。刘本从军,有臂力,挥刀断其一臂,众…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23
  • “素约未传双燕语,离愁还入卖花声。”全词翻译赏析

    “素约未传双燕语,离愁还入卖花声。”作者江开,字开之,号月湖。存词四首。 浣溪沙 手拈花枝忆小苹,①绿窗空锁旧时春。满楼飞絮一筝尘。 素约未传双燕语,②离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1
  • “乐蔼,字蔚远,南阳清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乐蔼,字蔚远,南阳清阳人。其舅雍州刺史宗悫,尝陈器物,试诸甥侄。蔼时尚幼,而所取惟书,悫由此奇之。又取史传各一卷授蔼等,使读毕,言所记。蔼略读具举,悫益善之。宋建平王景素为荆州刺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