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赏析、朗读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蔡义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47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栗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高考文言文复习有效途径

    高考文言文复习有效途径   如何有效复习高考的文言文部分,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入手。其实,文言文的复习有一定的方法可循,文言文得分的提高也是可以循序渐进的,下面我提供给大家几条途径。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8
  • “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这两句是即目所见:急雨打击着溪面,岸花随风狂舞,无助的残鸦飞过“苍茫”的天空。 这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描写春天最短的诗歌

    描写春天最短的诗歌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36
  • 长相思·山一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449
  •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吾家二老。前有高平生癸卯。若到今辰。讵止荣华九十龄。共惟伯母。九十新年还又五。五五相承。好看重逢乙巳春。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7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