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满衣:全身衣服。

  乱后:战乱之后。

  过:过去了,尽了。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有几家的坟上会有子孙来扫墓呢?

  

  陈秀才:作者友人,其人未详。沙上:陈秀才的家乡,地址不详。

  省(xǐng)墓:扫墓,祭奠故去的亲人。

  血泪:极度悲痛时流出的眼泪。

  乱后:指元末战乱以后,元末有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民军与政府军和地主武装之间的`大混战。

  寒食:寒食节,清明前两天(一说前一天),旧习俗这天扫墓、祭祖。

  过:过去了,尽了。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近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此诗前两句写陈秀才还乡的情景,之后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悲从中来;后两句想象清明节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战近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意境渐宽,感人至深。

  “满衣血泪与尘埃,近后还乡亦可哀。”两句写此时此地,写诗人送陈秀才“还乡”之景。“满衣血泪与尘埃”表现了陈秀才本人的形象,陈秀才劫后余生,还乡时的形象,很是悲哀。“近后还乡”点题,交待了时间背景,继而引出后两句。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两句写彼时彼地,是诗人想象清明节广大农村墓地上的情景。近后家乡,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后辈到尊长的墓前来祭扫家乡,已经满目荒凉。这两句反映出战近后萧条破败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这首诗写战近后,人生悲伤,农村荒凉之场景,感叹了元末大战“近后”广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惨象,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全诗表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感人至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3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方苞《白云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荣,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①陷京师,遇贼将,不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有哪些描写中秋节的文言文

    有哪些描写中秋节的文言文   元好古,字敏之,性识颖悟,博闻强记,工诗。南渡时卒于北兵之难。《中秋无月》:佳辰无物慰相思,先赏空吟昨夜诗。莫怪更深仍坐待,密云或有暂开时。   中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7
  • 文言文《献曲求诗》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献曲求诗》阅读答案及译文   元丰①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0
  •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的意思: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 出自宋代诗人曾几《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8
  • 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陈太丘与友期》

    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 寄欧阳舍人书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