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译文及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

  唐代: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题大庾岭北驿》译文

  十月份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我还未到达目的地,还要继续前行,真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次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林中昏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应该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题大庾岭北驿》注释

  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阳月:阴历十月。

  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题大庾岭北驿》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真挚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开头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和由此联想到的事情。大庾岭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诗人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接下来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大雁能够在这里停下来和诗人还要继续南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引发诗人无限的伤感,大雁尚且按时可以飞回北方,诗人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表达了诗人留恋与不舍的悲戚心情。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的景色:黄昏到来,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暝,瘴气如烟,故乡何在,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紧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这两句是说,明晨登高望乡之处,理应见到岭头初绽的梅花。

  最后两句,诗人又从写景转到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它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总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显然,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多么希望也能寄上一枝梅花,安慰家乡的亲人啊!

  整首诗通过描写见到的景物,委婉而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饱含的被贬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忧伤。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表达出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全诗情景交融,用词考究,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沉痛之意,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题大庾岭北驿》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南)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他却成了谪罪之人,被发配岭南,在人生道路上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诗是其中一首。

  《题大庾岭北驿》作者介绍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1.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原文译文赏析

2.《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古诗赏析

3.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原文翻译及赏析

4.宋之问的唐诗题大庾岭北驿

5.《题大庾岭北驿》翻译赏析

6.《题大庾岭北驿》赏析

7.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8.《题大庾岭北驿》全诗翻译及赏析

9.宋之问《渡汉江》原诗翻译与赏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5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二物的形象——意象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二物的形象 概念 意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往往是一种自然形象 1、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0
  • 《鲁人锯竿入城》文言文及注解

    《鲁人锯竿入城》文言文及注解   《鲁人锯竿入城》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所以不能当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人锯竿入城》文言文及注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4
  •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哀王孙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76
  • 双调·沉醉东风·御食饱清茶漱口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   双调·沉醉东风·御食饱清茶漱口   徐琰   御食饱清茶漱口,锦衣穿翠袖梳头。   有几个省部交,朝廷友,樽席上玉盏金瓯。   封却公男伯子侯,也强如不识字烟波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9
  • 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既然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应是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常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但学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6
  • 韩愈《祭鳄鱼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鳄鱼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因鳄鱼为害,作此文劝戒鳄鱼搬迁,实则鞭笞当时祸国殃民的藩镇大帅,贪官污吏。这篇文章文意虽是为民除害,但因时代文化科学的隔膜,木然无味,但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