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词鉴赏:《诸将五首》其二

  【年代】:唐

  【作者】: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内容】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赏析】:

  《诸将五首》是一组政治抒情诗,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于夔州。这里选的是其中第二首。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却未根除,诗人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正是由于这样的命意,五首都以议论为诗。在律诗中发绝大议论,是杜甫之所长,而《诸将》表现尤为突出。施议论于律体,有两重困难,一是议论费词,容易破坏诗的凝炼;二是议论主理,容易破坏诗的’抒情性。而这两点都被作者解决得十分妥善。

  题意在“诸将”,诗却并不从这里说起,而先引述前贤事迹。“韩公”,即历事则天、中宗朝以功封韩国公的名将张仁愿。最初,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神龙三年(707),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突厥所败,中宗诏张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仁愿乘突厥之虚夺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突厥南侵之路。自此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遂安。首联揭出“筑三城”这一壮举及意图,别有用意。将制止外族入侵写成“拟绝天骄(匈奴自称”天之骄子“,见《汉书》)拔汉旌”,就把冷冰冰的叙述化作激奋人心的图画,赞美之情洋溢纸上。不说“已绝”而谓之“拟绝”,一个“拟”字颇有意味,这犹如说韩公此举非一时应急,乃百年大计,有待来者继承。因而首联实为“对面生情”,明说韩公而暗着意于“诸将”。

  颔联即紧承此意,笔锋一转,落到“诸将”方面来。肃宗时朔方军收京,败吐蕃,皆借助回纥骑兵,所以说“尽烦回纥”。而回纥出兵,本为另有企图,至永泰元年(765),便毁盟联合吐蕃入寇。这里追述肃宗朝借兵事,意在指出祸患的原由在于诸将当年无远见,因循求助,为下句斥其而今庸懦无能、不能制外患张本。专提朔方兵,则照应韩公事,通过两联今昔对照,不著议论而褒贬自明。这里,一方面是化议论为叙事,具体形象;一方面以“岂谓”、“翻然”等字勾勒,带着强烈不满的感情色彩,胜过许多议论,达到了含蓄、凝炼的要求。

  “尽烦回纥马”的失计,养痈遗患,五句即申此意。安禄山叛乱,潼关曾失守;后来回纥、吐蕃为仆固怀恩所诱连兵入寇。“胡来不觉潼关隘”实兼而言之。潼关非不险隘,而今不觉其险隘,正是讥诮诸将无人,亦是以叙代议,言少意多。

  六句突然又从“诸将”宕开一笔,写到代宗。龙起晋水云云,是以唐高祖起兵晋阳譬喻,赞扬代宗复兴唐室。传说高祖师次龙门,代水清;而至德二载(757)七月,岚州合关河清,九月广平王(即后来的代宗)收西京。事有相类,所以引譬。初收京师时,广平王曾亲拜回纥马前,祈免剽掠。下句“忧社稷”三字,着落在此。六句引入代宗,七句又言“独使至尊忧社稷”,这是又一次从“对面生情”,运用对照手法,暴露“诸将”的无用。一个“独”字,意味尤长。盖收京之后,国家危机远未消除,诸将居然坐享“升平”,而“至尊”则独自食不甘味(至少诗人认为是这样),言下之意实深,如发出来便是堂堂正正一篇忠愤填膺的文章。然而诗人不正面下一字,只冷冷反诘道:“诸君何以答升平?”戛然而止,却“含蓄可思”。这里“诸君”一喝,语意冷峭,简劲有力。

  对于七律这种抒情诗体,“总贵不烦而至”(《诗镜总论》)。而作者能融议论于叙事,两次运用对照手法,耐人玩味,正做到“不烦而至”。又通过惊叹(“岂谓”二句)、反诘(“独使”二句)语气,为全篇增添感情色彩。议论叙事夹情韵以行,便绝无“伤体”(伤抒情诗之体)之嫌。在遣词造句上,“本意”、“拟绝”、“岂谓”、“翻然”、“不觉”、“犹闻”、“独使”、“何以”等字前后呼应,使全篇意脉流贯,流畅中又具转折顿宕,所谓“纵横出没中,复含酝藉微远之致”(《说诗晬语》),也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诗词鉴赏:《诸将五首》其二】相关文章:

1.《诸将五首》(其二)诗词鉴赏

2.杜甫《诸将五首(其二)》诗歌鉴赏

3.杜甫《诸将五首·其二》赏析

4.杜甫《诸将五首(其二)》诗歌鉴赏

5.杜甫诗词《诸将五首》(其二)的诗意赏析

6.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

7.《后出塞五首·其二》杜甫

8.《离思五首(其二)》元稹

9.《诸将(其五)》杜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6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原文及赏析

      【原文】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弹破庄周梦)   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的飞动,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89
  • 《点绛唇》翻译赏析

      《点绛唇》作者为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辛弃疾――兰陵王・恨之极

      兰陵王·恨之极   宋代:辛弃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1
  • 辛弃疾――鹊桥仙・送粉卿行

      鹊桥仙·送粉卿行   宋代:辛弃疾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6
  • 《对牛弹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