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谲判文言文翻译

  谲判是指做了好事反遭诬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谲判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学习。

  关于谲判文言文翻译

  原文

  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姓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

  一日,道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①之,内题②四十五两。母见之,骇然曰:“汝一窭人③,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分④也。今骤获多金,恐不为汝福也。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将遭鞭责,或逼偿致死矣。”促持至其所⑤以待,遗金者适至,遂还之。

  其人得金辄持去,市人咸怪其弗谢也。欲令分金以酬,其人不肯,诡曰:“余金固五十两,彼已匿其五⑥,又何酬焉?”市人大哗。

  适某官至,询得其故,佯怒卖菜者,笞之五⑦。而发金指其题,谓遗金者曰:“汝金故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举金以授卖菜者曰:“汝无罪,而妄得吾笞,吾过矣,今聊以是偿⑧,而母所谓不祥者验矣。”促持去,一市称快。

  注释

  ①发:打开

  ②题:标明、注记

  ③窭人:穷人

  ④分:本分

  ⑤所:地方

  ⑥匿其五:从其中藏匿了五两钱

  ⑦笞之五:在此谓打了五板子

  ⑧聊以是偿:姑且用这个作为补偿吧

  翻译

  乾隆年间,苏州有一个姓李的人,每天早上起来,去市场卖菜,用来赡养母亲,一天在路上捡到一封有钱的信封,回到家里打开,数了一下有45两银子。母亲看了大为惊奇,说:“你是一个穷人,每天凭自己能力所得不过才百钱,这是自己的本分,现在突然得到这么多的钱,恐怕你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啊,而且丢失钱的人可能另有自己的主人,可能遭到鞭刑责骂,甚至可能有人会逼你偿还这笔钱从而逼死你。”(母亲)催促他回到捡钱的地方等待,刚好丢钱的人到了,于是还给他。

  那人拿到钱立马就走,市场中的人都责怪他没有感谢姓李的男子。众人要他拿出一部分钱酬谢姓李的男子,他不肯,狡辩说:“我丢的钱本来是50两,他却从其中藏匿了五两钱,这样又何必有给他酬谢呢?”市民都哗然。

  刚好一个官员到了。问了这个事情的原委,假装对卖菜的李氏发怒,打了他五板子 ,打开装金子的信封,指出其中写过的字对丢金的人说:“你丢掉的钱是50两,但是信封上却写着45两,这不是你的钱”拿着这个钱给卖菜的李氏说:”你没有罪:但是却受到了我的笞刑,这是我的过错,姑且用这个作为补偿吧,你的母亲所说的不祥的事情已经验证了。”叫他拿着钱快点离开,百姓都举手称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8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浅谈文言文字词句教学

    浅谈文言文字词句教学   一、对照比较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字词句都可以对照比较,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3
  • 声声令·咏风筝

    朝代:明代 作者:柳如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杨花还梦,春光谁主?晴空觅个颠狂处。尤云殢雨,有时候,贴天飞,只恐怕,捉它不住。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

    古诗文 2020年1月9日
    712
  • 《鷧鸟中计》原文和译文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原文和译文(翻译)   原文: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4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诗鉴赏

         作者: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7
  • 赤壁歌送别――李白诗词全集

      赤壁歌送别   唐代: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0
  •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