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原文翻译赏析

  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注释」⑴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⑵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⑶板荡:动乱之世。

  ⑷勇夫:有胆量的人。

  ⑸智者:有见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创作背景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未成,又向李渊诬陷李世民。李渊听信后,打算惩处李世民。在萧瑀的据理力劝下,才打消了惩处他的念头。不久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在萧瑀的劝解下,才把政权交给了李世民。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与房玄龄、魏征等大臣合不来,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0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原文及赏析

      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   作者:王举之   问哈蜊风致何如①?秀出乾坤,功在书。云叶轻灵,灵华纤腻,人物清癯。   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③。   绝妙功夫,家住西湖…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吕坤《呻吟语》原序原文及译文

      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呻吟,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无复病。”已而弗慎…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0
  •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有哪些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有哪些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山园小梅翻译及赏析

      山园小梅林逋带拼音版   shān yuán xiǎo méi   山 园 小 梅   lín bū   林 逋   zhònɡ fānɡ yáo luò dú xuān y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71
  •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分享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分享   一、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专题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专题   中考的时候文言文是很多初中生在语文领域苦恼的地方,那么该怎么复习这部分呢?下面一起看看复习专题吧!!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一)   1、文学常识、作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