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仙谣玉妃唤月归海宫》全词翻译赏析

  《晓仙谣·玉妃唤月归海宫》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

  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叠山埋早红。

  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遥遥珠帐连湘烟,鹤扇如霜金骨仙。

  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洲皆悄然。

  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

  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前言】

  《晓仙谣》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游仙诗。此诗描绘了缥缈朦胧、富丽堂皇的神仙世界,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不与权贵势力同流合污的理想和精神。

  【注释】

  ⑴澹白:即“淡白”。

  ⑵碧浪:一作“雪浪”。

  ⑶丛丛:一作“茸茸”。

  ⑷鹤扇:一作“鹤羽”。

  ⑸半空:一作“乘空”。

  ⑹亿兆:一作“亿万”。

  【鉴赏】

  这是一首游仙诗。写得极美,而哲理却甚深。

  在诗人的笔下,这个皎洁而孤寂的月亮,却仿佛是个调皮的小孩子。它从它的家——海里逃了出来,到天空中玩得几乎不知道回去了。诗中表现了这样的景象。

  银河欲转,夜,已很深了。玉妃像个姐姐似的,唤着它,要它回到海宫里去。就在它们尚未回去之时,这时的海面上,月色淡白,碧浪山叠。那浪底的海宫里,花正红。花上还闪烁着珍珠般的露珠;就像刚刚哭过还来不及拭去泪水,马上又破涕为笑的少女的脸。

  小苑里那一丛丛的树,是那样的青翠。也许是处在透过月光的海水之下的缘故吧?所以它们都闪着寒冷的光。

  啊,连挂着轻纱的绮阁都看得这样的清楚,以至仿佛迢递的漏声都听得见。水里的小鱼也会像世上的小鸟那样闯进宫殿里去的么?为什么这儿的轩堂也挂上了护鸟的珠网?而这轩堂是多么的高哇,简直也像是耸入了云端!只是这云,一定是那碧空云彩的倒影。因为黎明还未到来,在这朦胧的月光下,那上面是什么轩名还看不清楚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6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吴文英 白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人深乡。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2
  •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这两句是说,诗人到凤翔后,任左拾遗(讽谏皇帝的官),身到整肃的朝班,奔波初定,不禁精神顿爽,有如“心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孟母三迁》原文及注释

    《孟母三迁》原文及注释   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5
  • 戴叔伦《苏溪亭》原文、注释和鉴赏

    苏溪亭上草漫漫(2),谁倚东风十二阑(3)?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4)。   【注释】 (1)此诗的写作地点与时间,与上首《兰溪棹歌》相近。 (2)苏溪:浙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435
  • 初中文言文的成语

    初中文言文的成语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 《茶经》与《酒经》原文赏析及译文

      (一)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翼而飞,毛而走,呿①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