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松》翻译及赏析

  南轩松·南轩有孤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前言】

  《南轩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借物抒怀,诗人赞颂“凌云霄”的孤松,也表现了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注释】

  南轩:轩原本指多窗的长廊,这里泛指当南的窗外。

  柯叶:枝叶。

  绵幂:密密层层的样子,枝叶稠密而相覆之意。

  潇洒:洒脱,无拘束貌。此以形容松树枝叶在清风中摆动的样子。

  日夕:早晚。“终日夕”与上句“无闲时”对举。

  “阴生”句:阴凉处生出的青苔颜色深绿。

  “色染”句:苍翠的青松似乎将秋一的烟岚都染绿了。

  何当:犹言何日、何时。

  凌云霄:直上云霄。

  【翻译】

  南窗正对一颗挺拔的孤松,枝叶青翠绵密。在清风的吹拂下,日夜不停地潇洒摇曳。朝西北面的树干上长满了年代悠久的绿苔,绿苔就像秋烟一样碧绿。什么时候时来云转,百尺竿头更进千丈,直入云霄。

  【鉴赏】

  高大的松树,苍劲挺拔,昂首天外。这首诗为读者塑造了松树郁郁苍苍、古朴高洁的形象。诗一开头,就说这是一棵“孤松”,突出了它的不同凡俗。接着写松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四季常青。绵幂(mì):延绵覆盖。“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风吹劲松,更觉松树苍劲。古人有诗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风因松而见其盛,松因风而见其劲。五六两句,再对松树生长的环境进行描写,来烘托松树高大苍翠。“阴生古苔绿”,是说由于松树高大,在它的阴处长出了碧绿的古苔。既言“古苔”足见这棵松树的年岁之长。半空中松树茂密的枝叶,一片浓密翠绿,而地上的古苔也呈现出一片绿色,上下辉映,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要染绿了似的。“色染秋烟碧”,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迷人景象。其中一个“染”字用得妙,将景物都着上了宜人的色彩。最后二句以夸张的口吻极言其高。元稹有诗云:“清风日夜高,凌云竟何已。”松树高大的形象,还是不畏严寒风暴、品格高洁者的象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8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颜元之漳南书院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颜元之漳南书院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肥乡之屯子堡,遵中丞于清端公令,建有义学,田百亩。学师郝子文灿以所入倡乡众,杨计亮、李荣玉等协力经营,益广斋舍,许侍郎三礼题曰:“漳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8
  • 《元史·程钜夫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叔父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召见,问贾似道何如人,钜夫条对甚悉,帝悦,给笔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1
  • 《行路难三首·虞衡斤斧罗千山》翻译赏析

      《行路难三首·虞衡斤斧罗千山》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4
  •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这两句是说,秋日午后,刚下过一阵雨,院子里长满绿苔,经霜的红叶,散落在楼前,显示出一种荒芜的景象。后两句诗是:“闲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6
  • 苏轼《教战守策》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战守策》,苏轼散文名篇。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