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其二的翻译赏析

  《塞上曲二首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一)中提到了个娄敬。这娄敬是汉初时人。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后称之为刘敬。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 “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58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场雨。此处将本形容人生活贫苦的“清苦”用于写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这两句是说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如春山之秀。澹澹,水波动貌。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分别用“秋水”和&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2
  • 读庄子――白居易诗词全集

      读庄子   [唐] 白居易   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   【注释】   无何乡:《庄子·逍遥游》:“…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78
  • 《墨子·尚同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亨,人异义。其人滋众,其所谓义者亦滋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87
  • 初三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练习题与答案

    初三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练习题与答案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9
  • 文言文判断句类型

    文言文判断句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