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沈园二首其二》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前言】

  《沈园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这是作者在75岁时创作的两首悼亡诗。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全诗体现了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这组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注释】

  ⑷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

  ⑸不吹绵:柳絮不飞。

  ⑹行:即将。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⑺吊:凭吊。泫然:流泪貌。

  【翻译】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絮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吊,泪落潸然。

  【赏析】

  第二首诗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首句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销”即指唐氏之死。陆游于八十四岁即临终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唐氏实际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数。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

  次句既是写沈园即日之景:柳树已老,不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六十八岁时来沈园已自称“河阳愁鬓怯新霜”(《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此身行作稽山土”,则是对“柳老”内涵的进一步说明。“美人终作土”,自己亦将埋葬于会稽山下而化为黄土。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即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所以对沈园遗踪还要凭吊一番而泫然涕下。“泫然”二字,饱含多少复杂的感情!其中有爱,有恨,有悔,诗人不点破,足供读者体味,

  这两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感情性质既别,艺术表现自然不同。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0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寄崔侍御》全诗翻译赏析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的诗意: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是痛惜自己如孤雁南飞离家越来越远、羡慕双溪能流向家的方向。   出自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2
  • 海瑞文言文翻译

      海瑞文言文翻译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瑞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海瑞文言文翻译   原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0
  • 梦江南·怀人

    朝代:明代 作者:柳如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又人去也,人去鹭鹚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又…

    古诗文 2020年1月9日
    934
  •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意思及赏析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译文]  江岸环绕着髻鬟似的山峰相对耸立。长江的大浪长年累月扑打这座孤独而寂寞的古城张着风帆的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7
  • 文言文实词贼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贼的用法   (1)<动词>伤害。《论语-先进》:“~夫人之子。”   (2)<动词>杀害。《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钥麑~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 高中生文言文背诵五板斧方法

    高中生文言文背诵五板斧方法   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规定的背诵篇目,其中文言文占了绝大部分,体现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