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沈园二首其二》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前言】

  《沈园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这是作者在75岁时创作的两首悼亡诗。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全诗体现了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这组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注释】

  ⑷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

  ⑸不吹绵:柳絮不飞。

  ⑹行:即将。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⑺吊:凭吊。泫然:流泪貌。

  【翻译】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絮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吊,泪落潸然。

  【赏析】

  第二首诗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首句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销”即指唐氏之死。陆游于八十四岁即临终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唐氏实际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数。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

  次句既是写沈园即日之景:柳树已老,不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六十八岁时来沈园已自称“河阳愁鬓怯新霜”(《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此身行作稽山土”,则是对“柳老”内涵的进一步说明。“美人终作土”,自己亦将埋葬于会稽山下而化为黄土。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即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所以对沈园遗踪还要凭吊一番而泫然涕下。“泫然”二字,饱含多少复杂的感情!其中有爱,有恨,有悔,诗人不点破,足供读者体味,

  这两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感情性质既别,艺术表现自然不同。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60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战奇略第七卷乱战》的文言文

    《百战奇略第七卷乱战》的文言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不整,士卒喧哗,宜急出兵以击之,则利。法曰:「乱而取之。」   唐,段志玄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败,军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的诗词及鉴赏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苏轼词作鉴赏   这…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9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译文】 树林里新生的树叶催换着旧的树叶,流水中前面的波浪让位给后面的波浪。 【出自】  刘禹锡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47
  • 中考课外的文言文一日一练

    中考课外的文言文一日一练   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这两句是说,正值黄梅雨季节,客人所乘之船在细雨蒙蒙衣服被打湿的情况下,开往青草湖去。气氛暗淡、阴沉,反映了诗人&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9
  • 山中雪后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