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翻译及赏析

  《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前言】

  《初入淮河四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总起,以“意不佳”点题,奠定了组诗的基调,并化用前人诗句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

  【注释】

  ⑴洪泽:洪泽湖。

  ⑵桑乾:亦作“桑干”。桑干河为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当时已沦入金人之手。

  ⑶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翻译】

  船离开洪泽湖岸边,到了淮河后心情就变得很不好。何必说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算塞北边境呢,淮河中流线以北就已经天尽头了。

  【赏析】

  第一首写诗人入淮时的心情。首两句总起、入题。交代了出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为这一组诗奠定了基调。诗人离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因为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后两句写感慨,是“意不佳”的原因之一。“桑乾”即永定河上游的桑乾河,在今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的西北部,唐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接处。唐代诗人雍陶《渡桑乾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乾河才是中国的“塞北”的意思。刘皂《渡桑乾》也有“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之句。

  在北宋,苏辙元祐五年在出使契丹回国离开辽境时所写的《渡桑乾》一诗中仍曾这样写道:“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正因为前人有过那样的边境观念,所以现在作者说“何必”,表面看来似乎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满的语气在今不如昔的对比中表达对江山半壁的哀惋和对朝廷偏安的怨恨,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天涯”原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宋、金以淮河为界的边境线。这两句是说:何必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是塞北边境呢,而今淮河以北不就是天的尽头了么!诗人说桑乾用“远”字,称准河却用“天涯”,一方面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念、一方面渲染了淮河的遥远。这种渲染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心理上弃北逃南、政策上妥协投降,视国土沦陷于不顾,置中原人民于不救的哀怨和不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73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袁宗道《锦石滩》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锦石滩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

    《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提升学生对古文理解的关键,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赵简子传》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晋定…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9
  • 白居易《除夜》崔涂《除夜有怀》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除 夜 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有怀 崔  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渭川田家翻译及赏析

      《渭川田家》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0
  • 《南宫生传》文言文备课的资料

    《南宫生传》文言文备课的资料   《南宫生传》文言文备课的资料   南宫生传   高启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涉猎。指阅读学习/过河/经历,经过/牵涉,涉及,关连】书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1
  • 李季兰《送韩揆之江西》阅读答案

    送韩揆之江西 李季兰 相看指②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西江③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④潮不到,夏口⑤信应稀。 唯有衡⑥阳雁,年年来去飞。 【注】①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r…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