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严寒 春捂如何“捂”?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是硬道理。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就会乘虚而入。“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是硬道理。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就会乘虚而入。“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乍暖还寒宜“捂”两头

  天气刚刚转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脱掉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一些爱美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丝袜,露出美丽的双腿。专家认为,民间的传统习惯“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春捂”不能忽视。

  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冬去春来,人体皮肤逐渐苏醒,汗毛孔闭锁程度相应降低,因而春风较大的时候,尽管不是很冷,却能长驱直入肌体内部,人就可能感冒或并发其它疾病。再加上春天的天气不稳定,过早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着凉感冒。

  对于“春捂”,医生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

  保暖适当莫“捂”过头

  生怕孩子着凉生病,年轻爸妈们更是用小棉被把婴幼儿“捂”得严严实实。医生提醒父母,“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春季可以让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

  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因此在增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由于孩子好动易出汗,更不要“捂”得太紧,出汗后骤减衣服很容易,要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适应能力。而婴幼儿需要逐渐适应外界寒暖的变化,如果暖被厚衣“捂”得太多,宝宝需要调节体温就要出汗,而体液过多消耗,就更不能适应寒冷刺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老中医推荐10大补肾方法

    一、吞津可养肾   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2日
    1.5K
  • 八个坏习惯 私处”闷骚”惹异味

      问题,一直让众多MM很困扰。特别是在这闷热潮湿的季节,连私处也容易出现“闷骚”状况。而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更是会让这种情况恶化。以下几个习惯容易造成敏感部位产生恼人的味道,所以要特别注意!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0日
    1.4K
  • 三招驱脚臭,摆脱尴尬时刻

      天气转暖,脚很容易出汗,有异味,一到别人家里做客,脱鞋成了最尴尬的时刻。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三招妙方,让你摆脱脚臭苦恼: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1日
    1.9K
  • 揭6个最养人的睡前好习惯

      好睡眠是好身体之本,尤其对老人来说。坚持睡前养成七个小习惯,不但能解决各种睡眠问题,不再为睡不好觉而烦恼,还可以帮你延缓衰老。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12日
    1.3K
  • 春分养生不用愁,两大穴位解你忧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此时也要注重保持人体内的阴阳平衡状态。首先应预防因引发的疾病,同时,春季易肝阳上亢,肝脏疏泄功能失调,肝气不疏,郁热化火,就会导致心情不畅,造成心理疾…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2日
    1.5K
  • 吃鱼的素食者 不易得大肠癌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吃效果最好。但《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与相比,能够显著降低的风险。

    健康管理 2017年2月21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