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原文及译文

  导语:《黠鼠》是宋代苏轼创作的散文。黠鼠,指的是狡猾的老鼠。“黠鼠”一词出自于苏轼的作品《黠鼠赋》当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黠鼠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黠鼠赋【原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於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於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译文】

  苏子在晚上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这刚刚还在咬东西,却立刻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那是鼠的鬼魂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这只老鼠真狡猾,让人奇怪!老鼠被关闭在袋子里,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够咬洞的。因此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用声音招引人。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我听说有生物,没有比人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统治他们,最后被一只老鼠利役使。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我对老鼠从安静的处女到逃跑的突变感到惊讶,这里面人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之后就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他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却将两者区分开而游於万物之外,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令你惊醒。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与猛虎搏斗,可见到蜜蜂和蝎子时不免变色,这是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录下了这篇文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321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小学生必背古诗鉴赏 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钻木取火的文言文翻译  燧人钻木取…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2
  • 陈胜吴广起义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陈胜吴广起义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9
  •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   我们通常说某人“狐假虎威”,那么小编整理了关于《狐假虎威》文言文原文及《狐假虎威》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狐假虎威文言文原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阅读答案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少神隽,有锋颖,连举于乡。入太学,有文声。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兼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召为屯田郎官,未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1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