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郢客吟白雪》原文及译文赏析

  《古风·郢客吟白雪》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前言】

  《古风·郢客吟白雪》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共八句四十字,化用战国时宋玉《对楚王问》中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典故,生发议论,感叹自己曲高和寡,才高不遇。

  【注释】

  ⑴“郢客”句:这里的《白雪》和下文的《巴人》,都是古代楚国歌曲。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⑵遗响:余音。

  ⑶徒劳:白白辛苦。

  ⑷巴人:即《下里巴人》。

  ⑸吞声:闭口不言。

  【翻译】

  郢中之客唱了一曲《阳春》《白雪》,声贯日月,响飞青天。但是他只是徒劳而已,国中有谁来跟着传唱呢?他试唱了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唱和者却有数千人之多。他只有吞声不语,凄然叹息而已。

  【赏析】

  李白的这首诗,全篇化用战国时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典故:“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早已是人们用滥了的典故,但因李白能就典故而生发议论,并将一腔激情与深深的慨叹灌注其中,遂能“化腐朽为神奇”,尽情一吐悲情。由于诗中句句是诗人胸怀的剖露,句句从心底流出,故而读来不仅不觉其“滥”,反而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悲凉的心灵。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首两句看起来似乎沿用典故本意,说郢客所歌“白雪”,声调激越,响遏青云,余音不息。但骨子里却是在说,自己宏伟的政治理想,超人的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犹如“郢客”所歌《白雪》之曲一样,超凡卓越,高居于众人之上。接下去,诗人便把首二句中所蕴含的潜台词,借助比喻,一笔点出:“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李白终生为自己的理想四处奔波,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行路难》其一),一直在等待时机。他屡屡自比鲁仲连、范蠡、乐毅、朱亥、侯赢、管仲、张良、谢安等,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青史留名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济苍生”,“安社稷”。

  但他遇到的却是嘲笑和冷漠,时时感到的是沉重的压抑和彻底的幻灭。“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犹如东风射马耳。”“黄金散尽交不成,自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所以,他只能感叹自己所吟“白雪”,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理想的破灭是何等沉重的打击,怀才不遇是何等的痛苦。一个“徒劳”,一个诘问,不仅仅是世无知音的感叹,也不仅仅是清高的自许与表白,更是绝望后的哀叹,凄凉的酸楚之音,渗透在字里行间。

  既然“阳春白雪”不为世人所赏,李白只得“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也就是放弃理想,混同世俗,不必“世人皆醉我独醒”。李白是这样说的,他也曾这样做过。天宝三载李白被逐出长安,在巨大的失望与痛苦之中,次年便一头扎进道教的怀抱,在齐州紫极宫受了道篆,热衷求仙访道,企图以宗教来麻醉自己的神经;他也曾“混迹渔商,隐不绝俗”(《与贾少公书》),尽力使自己忘却那些“管晏之谈”、“帝王之术”。然而,这一切努力最终都无济于事,非但不能使一颗炽热的心冷却,反而使他更加痛苦,灵魂更为躁动不安。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是这首诗的结句,也是真正点明诗人心境之笔。它紧承前二句而来,说明诗人内心蕴含着巨大的痛苦,他是永远不可能混同世俗,随波逐流的。但面对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良莠不辨的世界,高才者知遇难,而卑污者投合易,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吞声叹息!这两句中的“何”字、“空”字极耐人寻味,它们生动、准确地传达出诗人悲愤填膺却又无处吐诉,只好徒然叹息的抑郁悲凉。

  李白的诗歌,无论是抨击权贵、揭露现实的黑暗,还是表白理想,吟咏山水,大都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情感激越奔腾,文字洒脱不羁。就是他许多抒发怀才不遇苦闷的诗作,诸如《将进酒》、《行路难》、《赠蔡山人》、《月下独酌》、《梁甫吟》、《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嘲鲁儒》等,也都在绝望之中,还伴有希望,伴有幻想,情调慷慨高亢,却绝少写不便明言的吞声叹息。而这首“郢客吟《白雪》”,就多少有些儿特殊,其中不存一丝儿希望,一点儿幻想,回荡诗中的是在愤慨之极以后,以反省、沉思的口吻出之的“吞声”、“叹息”、“凄然”之情。这种深沉的哀吟与激越慷慨的文字,恰成为李白诗歌中同一主题的两个不同乐章,彼此映衬,彼此烘托,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4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戴叔伦《兰溪棹歌》原文、注释和鉴赏

    凉月如眉挂柳湾(2),越中山色镜中看(3)。 兰溪三日桃花雨(4),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1)这首诗约在补任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市)县令时所写,作者当已过五十知…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5
  •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5
  •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阅读答案解析附原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百家姓·酆》 文言文及释义

    《百家姓·酆》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酆」源出;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文王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国,称为酆侯,其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 《三峡》《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答案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朝代:五代 作者:张泌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