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裕之《农家望晴》原文及赏析

  原文: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赏析:

  正当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农谚。提起这样的农谚,显然与眼前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多少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之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自然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近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尤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此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人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想到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人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此诗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绝体小,意象须集中,须使人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此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读者却不难感到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就在不言之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6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十四年,灵公壮》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十四年,灵公壮》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①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②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7
  • 报任安书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1
  • 高考文言文虚词为

    高考文言文虚词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2
  • 《淮南·汜论训》“古之善赏者”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6
  • 三国志曹冲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三国志曹冲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5
  •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