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同父见》原文赏析

  【原文】

  贺新郎

  【宋】辛弃疾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年、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简析】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作者。作者和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极为投契。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后来,陈亮因朱熹失约未来紫溪(地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匆匆别去。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从时间上看,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上片写友情。前四句以陈登、陈遵作比,说明作者与陈亮思想一致、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谊。中三句写他们旷达的胸怀与不慕富贵荣华的高尚情操。后四句写他们为国事担忧而发的恢宏议论以及因无人响应而产生的牢骚。下片论国事。前四句从抗战派与投降派的尖锐矛盾出发,提出了为什么祖国遭受分裂这一严重问题。实际上是?quot;南北分裂,已成定势这一投降主义谬论的批判。中四句,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摆出了人材不得重用却又高喊搜罗人材以致堵塞了收复中原的通路这一严酷现实,揭露了投降派坚持屈辱求和打击抗战派的反动政策。最后四句,通过男儿到死心如铁和补天裂这样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们争取祖国统一的决心。

  这首词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和陈亮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所结成的战斗友谊,抒发了他们坚持抗战,志在统一的壮志豪情。

  这是一首唱和词,但与一般酬答往来的庸俗之作大不相同,它写得感情饱满,痛快淋漓,内容丰富,形象鲜明。值得提出的是,这首词始终注意描绘和歌颂陈亮这一胸怀大志的人物形象。就全词来看,作者的笔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历史人物来赞美陈亮的宽阔胸怀与远大理想;二是通过对时政的抨击和对富贵的蔑视来突出陈亮的高尚品格;三是通过陈亮的言论男儿到死心如铁来歌颂陈亮为国牺牲的决心和坚定立场。词中把写景、抒情、用典、使事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6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①。正德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 十一年冬,帝将置肆于京城西偏。之鸾上言:“近闻有花酒铺之设,或云车驾将临幸,或云朝廷收其息。陛下贵为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9
  • 《长相思·吴山青》原文及译文

    《长相思·吴山青》原文及译文   这首小词这首词用复沓语,离情于山水物态之中,流畅可歌而又含思婉转,具有很浓的民歌风味。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相思·吴山青》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9
  • 池上――白居易诗词全集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3
  • 欧阳修文集――卷六十九・居士外集卷十九

      ◎书十二首   【与尹师鲁第一书〈景?三年〉】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1
  • 欧阳修文集――补遗・诗

      ◎诗   【天爵诗】   茂哲时皆仰,荣名世所传。为仁勤在己,列爵贵在天。舜德行无倦,颜贫乐自全。达尊非以位,生德乃推贤。且异诸侯赐,高居百行先。孟轲思劝善,深旨著遗篇。〈宋刊…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7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翻译赏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译文]  庭院幽深,究竟深到多么深的程度?杨柳弥漫似烟雾,像是笼罩几层帘幕。   [出自]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