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平晚行原文及赏析

  《麻平晚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注释】

  ①麻平:

  ②怀土:怀恋故土。

  ③戍:防守边疆。

  ④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⑤羁心:亦作羇心,犹旅思,羁旅的愁思。

  【翻译】

  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赏析】

  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百年,和千里,又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围。

  戍道就是为了防守边疆而修的战道。王勃是非常渴望从戎报国的。在《滕王阁》中,他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柳宗元的《小石潭纪》中一段极其别致的描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诗中,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高低错落如何,远近鸣环又如何。作者在这里追对它们作了粗略的带过。

  涧叶繁密到无法细分颜色,山花也无法辨名。照理说,已经是迷花倚石的境界了。然而,即使见到了仙境般的景色,这种景色,现在仅仅作为诗人羁心的反衬了。诗中,一个才分色和一个不辨名,是不着一色,而写尽风流。其妙处类似于希腊神话中,征战十年怨声连连的士兵看到海伦之后,心甘情愿的留学卖命。(呵呵,跑题了)。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只道,我的愁思到哪里才会结束。言下之义就是还乡。独在异乡,那种孤独和凄凉,日暮都会浮现和膨胀。柳宗元的小石潭竟然让他凄神寒骨。所谓的“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竟然变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6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阅读: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3
  •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刘禹锡《忆江南》原文翻译赏析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译文]  东风吹拂,杨柳飘落,春天又过去了,多么感谢怀念那洛城的人儿啊!   [出自]   刘禹锡&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6
  • “刘颖,字公实,衡州西安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颖,字公实,衡州西安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溧阳主簿。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8
  •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介绍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介绍   翻译古文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办呢?试试六字法,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初中文言文文翻译方法介绍,希…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1
  • 朝天子 (二首)

    山中杂书醉余,草书,李愿盘谷序[一]。青山一片范宽图[二],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三],蜗壳遽庐[四],得安闲心自足。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五]。 春思见他,问咱[六],怎忘…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0
  •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选二》原文、注释和鉴赏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选二》 (一) 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 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   【注释】 (1)《桑茶坑道中八首》组诗,作于光宗绍熙三年(1…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