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节用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囊,民堡不劳,其兴利多矣。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者,鲜祖①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基以圉羞雨。凡为宫室加固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凡为甲盾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圣王既没,于民恣也。其欲蚤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处家。以其蚤与其晚相减,后圣王之法十年。若纯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计矣。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矣。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又与侵就锾橐③,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善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此。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选自《墨子?节用》,有删改)

  【注】①鲜祖:鲜艳好看之意。②处家:结婚成家。③侵就 :意为“侵掠俘虏”。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 去:除去。

  B.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 益:增加。

  C.于民恣也 恣:放纵。

  D.若纯三年而字 字:记录。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 ②其皆出于此乎

  B.①凡为衣裳之道 ②是寡人之过也

  C.①鲜祖不加者去之 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D.①以通四方之利 ②洎牧以谗诛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作者“节用”观点的一组是

  ①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②凡为宫室加固者,鲜祖不加者去之③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④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⑤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⑥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认为执政者要使自己的国家财富成倍增长,不能依靠对外掠夺,而应该通过在国内实行“节用”‘来实现。

  B.墨子运用铺排手法,列举衣服、宫室、甲盾、舟车等事物,雄辩地表明了自己反对铺张奢华、提倡实用为本的观点。

  C.墨子认为尽管实现人口倍增的难度大子财物倍增的难度,但依然可以实现,进而说明实现财物倍增的可能性。

  D.墨子主张减免徭役,增加民财,同时要避免征战攻伐,使百姓不因劳累、饥饿和战争而死,意在凸显爱民和反战的主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故用财不费,民得不劳,其兴利多矣。(3分)

  (2)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4分)

  (3)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矣。(3分)

  试题答案: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字:生子)

  10.B (结构助词,的。A①人称代词,可译为“他”:②副词,表揣测,大概。C①代词,……的事物:②助词,表停顿。D①目的连词,来;②介词,因)

  11.C

  12.D (“意在凸显爱民和反战的主题”与文意不符。)

  四、(24分)

  13.(1)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百姓能够不受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就多了(创办的有利的事业就多了)。(重点注意“是故”“得”“兴”的翻译)

  (2)他们建造宫室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冬天用来抵御大风和严寒,夏天用来抵挡炎热和雨水。(重点注意“圉”“风寒”“暑雨”和疑问句的翻译。)

  (3)当今天下执政的人,他们用来使人口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多了。(重点注意“其”“所以”和“寡”的翻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8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易传·彖传上·噬嗑》 文言文及释义

    《易传·彖传上·噬嗑》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佚名   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译文   腮中含物,叫做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0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是什么意思,有多少人被问蒙圈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是什么意思,有多少人被问得一头雾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待人接物皆得有礼,礼融化古人的血液中。为人交友也讲究以礼待人,友人来访,主人送别,又有“…

    2022年12月28日
    219
  • 《后汉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后汉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王莽时,为县阳泉乡佐。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以宗为偏将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7
  •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43
  • 《西北有高楼》

    原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411
  • 初中文言文重点

    初中文言文重点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