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二首的古诗原文及译文

  长干行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未尝 一作:尚不)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

  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译文

  其一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 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其二

  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来来去去,聚少离多,悲伤几何?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梦见那里大起风波。昨夜又见狂风吹度,吹折了江头的大树。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2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0
  • 《顾欢勤学》翻译注释和启示

      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为您整理的《顾欢勤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顾欢勤学》文言文启示,欢迎阅读。 1、文言文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33
  •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异焉。两舌相战,理者必伸;两理相质,辩者先售…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4
  • 描写自然山水的古诗词汇总

    韦应物[1]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2] 凄凄去亲爱[3],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4]。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5]。 [1]韦应物(…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4
  • 于令仪不责盗的译文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5
  • 高中文言文《介之推不言禄》赏析

    高中文言文《介之推不言禄》赏析   【作品介绍】   《介之推不言禄》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最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