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文赏析

  《蒹葭》(jiān jiā),出自《,置身其中体味下那个时候的民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茂盛深色状.

  伊人:那人.

  溯洄(sù huí ):逆流向上.

  从:追寻,探求.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萋萋:同凄凄,茂盛状.

  晞:干.

  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跻(jī):高起,登上高处.

  坻(chí):水中高地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停止.

  涘(sì):水边.

  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岸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是一首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二是“招贤”说;三是“爱情”说。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种说法均难以最终定论。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8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翻译赏析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②。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③。 之子期宿来④,孤琴候萝径⑤。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9
  • 《帝台春芳草碧色》全词翻译赏析

      “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的词意:该舍弃的而今可以全都舍弃,要忘记她却怎么也忘记不了。   出自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芳草碧色,萋萋遍面陌。暖絮乱红,也知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3
  • 触龙说赵太后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触龙说赵太后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触龙说赵太后》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赵太后新用事(新:刚刚)   2、老妇必唾其面(唾:吐唾沫)   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8
  • 文言文释义试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释义试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刺客列传(10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117
  • 李贺作诗

      《李贺作诗》讲述了唐代诗人李贺李作诗的习惯及其的诗歌才华,表达对李贺的赞美。 文言文   版本一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8
  •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燃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