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中必考的一道题,同时,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特是容易失分的题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翻译: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作为文学家,张养浩的散曲《潼关怀古》感人至深,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本散曲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特别是一句兴亡百姓苦,几成千古绝唱,也是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这种关心人民疾苦,并努力为人民排忧解难的思想在《为政忠告》中得到充分体现。

  本曲描写潼关险要地势,感慨历代王朝兴亡,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苦难深表同情,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十分精辟。

  主旨: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课后习题: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9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庖丁解牛》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寓意: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8
  • 中考文言文《使至塞上》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文言文《使至塞上》重点字词整理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5
  • 文言文《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一豆羹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豆羹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5
  • 唐诗宋词精选诗词名句赏析

    唐诗宋词精选诗词名句赏析 天地山水 1. 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旷沙岸净, 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3
  • 韩愈《送董邵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董邵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和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