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 VS 小公司,毕业后到底该怎么选?

飞月同学从开始实习到今年工作四年,小公司大公司都经历过,感觉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大公司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今天刚好有读者问过我,毕业之后到底是选择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希望你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找到想要的答案吧。
大公司 VS 小公司,毕业后到底该怎么选?
【大公司vs小公司,毕业后该怎么选?】
关于如何选择公司,最常听见的,是以下两派声音。
“大公司工资高,福利好,安稳有保障”
“小公司可以快速学习,大公司里只能做螺丝钉”
好像都有道理,那么到底大公司 VS 小公司,该怎么选?
本文详细与你分享
1.过去对大公司存在哪些误解?
2.过去对小公司存在哪些误解?
3.大公司or小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4.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5.如何选择,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1
【过去对大公司存在哪些误解?】
No 1、以为大公司有系统的培训
当初找大公司时,天真的以为大公司会有更系统的培训,但实际发现,大公司需要的是专精人才,所谓的“大公司培训”,能提高的也只是特定领域,而这些所谓工具培训,在大多数地方也都能找到替代品。
大公司 VS 小公司,毕业后到底该怎么选? 好文分享 第2张
工具培训
职场的本质是价值交互,而不是你的学校,即使做培训,内容也都是岗位相关,为了让你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尽快产出,并不会牵扯太多其他的知识,想全面提升知识,还得还得靠自己。
No 2、以为大公司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你
其实从概率学来说,市场在不断变化,而大公司无论是资源还是人脉,都可能比对手更早发现并解决问题,挑战机会确实很多,但问题是,这些机会大多都不是给你准备的
说起大公司的管理,总牵扯到这么一个词汇:“二八定律”,事实上就是20%掌握了80%的挑战和机会,大公司里分工细致,每个人负责着属于自己的一小块
虽然在外人看起来,你正在做的是业内领先的产品,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这条「生产线」上众多人一起协作的结果,而在这条「生产线」上,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手上的零部件,却没有机会看清产品的原貌。
上周公司要招聘一名优化师,有位在网易1年经验的优化师同学来面试,1年工作经历只接触过安卓端应用商店推广,甚至连iOS端推广都没机会接触,更不要说参与进APP改版,用户人群调研这种更核心的工作中去了。
No 3、以为公司牛逼 = 你牛逼
很多同学想进入知名大公司,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听起来有面子”,事实上大企业确实可以给你提供平台背书、品牌加成,在自我介绍时,头顶大公司光环确实容易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尊重,
但实际上,如果你本身只是处于基础职位或者较边缘部门,且能力又没有超过本部门至少75%的人时,往往很难有机会展现专业能力,这时有百分之90%的可能,你都只会沦为大企业中的螺丝钉,当你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牛逼的依然只是这家公司而已,不是你。
你在别人眼中得到的尊重,更多只是平台的光环作用而已,欲戴其冠 必承其重,带上厚重的王冠,能否撑得起他的重量,心中苦水也只自己知道。
2
【过去对小公司存在哪些误解?】
No 1、管理流程少≠效率高
以前在小公司,经常会出现一个场景,由于大家都坐在一起工作,我经常突然想到新需求,站起来就对研发哥哥吼一声,在着陆页中更换内容,马上改好,晚上就上线测试,这种场景在很长一段时间,被飞月认为是效率高、快速迭代的表现。
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小公司的弊病,大家看似很忙碌,看似很努力,但这种突然冒出的想法,没有计划,没有经过评审,更没有小范围实验结果做依据,这种拍脑袋的决策方式,就是雷军经常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往往并不能真正带领大家走向正确彼岸。
而在大公司里,这种风险把控更好,因为一切都是按计划紧锣密鼓、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一小块,心无旁骛的专注于本职工作,对产品优化建议统一提给产品经理,经过评审后提交技术,由推广人员反馈数据证实可行性,决定是否长期保留,公司制定了所有的规则,来保证这台机器的高效运转。
过去,我们只看到层层审批带来的低效,但却忽略了管理流程带来的缜密,有时候,能做对事情,比做更多事情重要很多。
No 2、事情多≠挑战多
以前在小公司,因为人少,经常就是一个人活出一支队伍,每天处理完工作任务后,有至少一半时间是在处理琐碎的事情,由于没有资源,甚至要去自己跑税务局,打电话通知客户,甚至帮领导买奶茶…试问这样的机会,给你又如何?
当小公司还在为寻找合作资源发愁时,大公司的合作邀请,已经多到记录不过来了,并且已经开始和国内顶尖服务商合作,已经可以从中可以观察到优秀项目的运营经验。
虽然技能接触广度来说,大公司每个人接触到的业务面比小公司少很多,但做好一个项目的含金量确往往比多做几个低质量项目高很多。
3
【大公司or小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No 1、大公司喜欢专精,小公司喜欢全能
在大公司,这么大的机器需要运作,一切都需要协作,为保证正常有序的管理,通常层级分明,分工明确,每个人负责一小块领域,通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在这个岗位上实现KPI。员工就像螺丝钉一样,一人掌管一个点或者一条线,而不是一个面。
上学的时候,老师希望你是全科满分,不要偏科。工作后,老板大概更希望你某一科满分,哪怕其他科目全是0分,因为你不擅长的,会有其他此科满分的人来做。
No 2、独挑大梁VS后备人才
当公司做到一定体量以后,成熟业务带来丰厚稳定的收益后,从公司角度来说,在核心职位上多储备些人,这样即使有人请假/离职也不会对项目进度产生太大影响,从公司角度来说,出发点是合理的,但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这些被多出来的人,处境也就很尴尬。
而小公司会因为人力不足,更希望员工都是多面手,这就意味着,在小公司你要一人任多职,因此会有机会接触很多种类的工作,尝试不同领域,你会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锻炼,甚至参与公司决策。
No 3、稳步成长VS野蛮生长
一般来说,大公司更想要性格稳定,可以进行沉淀的学生。大公司企业文化深厚,再加上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接受很好的职业培训,可以利用大平台慢慢成长,加薪和职位提升只要每个季度达成KPI,都可清晰预期。
而小公司更适合不安分、追求野蛮生长的人,比如那些在学校里就努力“折腾”小点子、小项目的人,这种人在大公司里会受到很多限制,无法完全发挥性格优势,而小公司往往执行高效,可以给你快速试错的机会,这对于还没有突出专长的同学来说,毕业后1-2年先去小公司锻炼,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4
【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No 1、学习的机会or展现的舞台?
在工作前五年,其实还不用过多考虑薪酬待遇的因素,也未必要找一个多大的舞台,一到就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决定你能立多少战功的前提是有什么对应能力,所以这个时候你更应该从个人的角度去考虑,哪里的学习机会会比较多?
No 2、私人定制技能or行业通用价值?
所谓“私人定制技能”是指,这项技能只适用于这一家公司,能够在这里产出价值,但是离开这里,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很少甚至没有别的企业需要你这项能力,典型的案例就是塞班系统程序员,当诺基亚倒闭后,定制技能在市场价值失去大半
而“行业通用价值”意味着,你的这项能力是被市场认可的,是有市场需求的,你在这家企业做的事情,经验值也可以挪用到其他企业里,给自己的经历加分。这样即使最后你离开了这家公司,你在市场上依然能开出好价钱。这样的能力,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典型的用户获取、用户运营、活动策划的相关经验,因为核心互联网商业模式,都离不开这核心三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5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职业生涯规划心得感悟20条

    职业生涯规划心得感悟20条 职业生涯规划心得感悟20条,是C教授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读《选对池塘钓大鱼》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语言调侃而深刻独到,相信大学生朋友们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职涯心路 2008年12月24日
    2.4K
  • 职业规划师心得:谁挡住了你的路

    职业规划师心得:谁挡住了你的路 一位优秀的职业规划师的心得分享.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职业规划师很容易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1.&nb…

    职涯心路 2010年8月30日
    1.7K
  • 教师职业规划的八大追问分享

    教师职业规划的八大追问分享 教师职业规划的八大追问心得分享。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一、你是为学校、校长而工作还是为兴趣、为幸福而工作? …

    职涯心路 2011年9月23日
    2.8K
  • 我是这样从助理升为公司副总的

    我是这样从助理升为公司副总的 2004年,集团下属科技公司改组,执行委员会找我谈话,决定派去兼任科技公司的副总,负责整个公司的业务和人事安排。工作于是无厘头的增加了很多内…

    职涯心路 2007年4月29日
    1.6K
  • 大学生的求职心得(电脑游戏相关)

    我毕业之前没怎么考虑关于工作的事,快毕业了才开始找。我对当官从商都不感冒,对电脑游戏还算有兴趣,何况这东西干好了赚钱也不少,就想找个这方面的工作。   可是简历投出去都石沉大海,我…

    职涯心路 2007年7月21日
    1.5K
  • 拿到年终奖就辞职?这些问题你可想好了?

    拿到年终奖就辞职?这些问题你可想好了?文/麻宁上周,许久没联系的学妹小Q突然在微信上找我。“麻宁姐,我打算辞职啦,而且是裸辞哦!”“为什么呢?”我本能地问道。“现在老板太傻叉,我们…

    2016年12月23日
    7.2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