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还镯》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罗生还镯》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⑧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⑨。”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⑿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④?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⑾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⒀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⑤,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⑥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⑦矣,仓皇⑩投卷,竟⒁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一种。②赍(jī):以物送人。③投缳:上吊自杀。 ④届:到。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质为费2.仆叩首;且屈指曰
  3.竟寻至其家4.鞭笞流血
  5.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6.举家感激

  二、请你简单概括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参考答案:
一、1.典当、抵押2.弯曲3.最后4.打5.先前6.全
二、拾金不昧,先人后己。
三、1.先前在山东某处拾到一只金手镯,可以典当作为旅费。
2.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生忧旅费不给                 ②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                
③可质为费                       ④举家感激                            
18.文中划线句子“先生怒”中先生为何而怒?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19.从“竟寻至其家”中的“竟”字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20.①先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②再结合这句话说说罗伦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7.①供应,充足; ②不久前; ③典当,抵押;④全。 
18.因为仆人想把路上捡到的金镯典当充当旅资。 
19.一个“竟”有终于的意思,可见罗伦为找到金镯的主人历尽的艰辛。 
20.①我宁可不参加会试,也不忍心让别人(因为金镯)而死于非命。
②可见罗伦是一个宁可放弃功名,也不愿伤害别人生命的好男儿。  

注释
1孝廉:“举人”的一种。
2给:充足。
3赍(jī):以物送人。
4咎:过失。
5投缳:上吊自杀。
6举:全。
7届(jiè):到。
8向:先前
9可质为费:质, 抵押 、可以变卖成旅费
10仓皇:匆促
11果:果然
12屈 : 弯曲
13笞: 鞭打
14竟:最终,最后
15系:扔弃

译文
罗一峰先生(姓罗,号一峰先生),名叫罗伦,以举人身份参加科考会试。他的仆人在路上捡到一个金镯。走了五天,罗先生担心盘缠不够,仆人说:“不用担心,之前在山东某处捡到一个金镯,可以典当出去作为盘缠。”罗先生大怒,打算亲自交还给失主。仆人赶紧磕头,并掰着手指说:“这样一来一回一定会错过考试,不可以。”罗先生说:“这一定是丫环仆人丢失的,万一主人拷打审讯他,因此而死,是谁的过错?我宁可不考试,也不忍心让别人死于非命。”最后还是找到失主家里,果然是女主人丢失的头饰,而丫环错把金镯扔在地上。女主人怀疑是丫环偷了,用鞭子把她打得流血,丫环要自杀好几次了。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妻子不止,妻子也愤怒的去上吊,多亏被人解救。罗先生到了以后,拿出金镯还给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罗先生急忙赶路到京城,考试时间正好赶上,匆忙交上考卷,竟然考中了,还是状元及第。

品质
从罗生不愿用捡来的镯子换取路费,而且在近考期时还担心那丢镯子的人的安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拾金不昧,正直,诚信,处处为他人着想、先人后己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8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君道曲大君若天覆翻译赏析

      《君道曲·大君若天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   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土扶…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8
  • 韩愈《进学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韩愈《进学解》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5
  •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文言文阅读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文言文阅读   送李材叔①知柳州序   【北宋】曾巩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②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8
  • 《世说新语﹒政事》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政事》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3
  • 杜甫诗词鉴赏:《诸将五首》其二

      【年代】:唐   【作者】: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内容】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6
  •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的意思:你飞过我亲人的居所,请千万不要高声鸣叫,以免惊动也是无眠的她。此处全用口语,虽无一字直叙人物,却真切地表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