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罗雀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简评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选自《孔子家语》)

【试题】
     1.按要求完成下面三个小题。
     (1)解释下列黑体的词语。
        ①黄口从大雀      (     )
        ②孔子顾谓弟子曰    (     )
        ③全身之阶       (     )
    (2)下列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故君子慎其所从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3)翻译下列句子。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2. 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1) ①跟随,跟从  ②回头看  ③保全
   (2)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3) 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祸害。(惊:警觉)
     2. 一是不要领略眼前利益;二是要多借鉴长者的经验;三是要有忧患意识;四是要谨慎择友。 

二: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大雀从黄口( ) 2.孔子顾谓弟子曰( )
3.利食而忘患( ) 4.善惊以远害( )
二,翻译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_____而远_____有相似之义.
参考答案
一,1.跟随 2.回头 3.贪图 4.远离
二,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三,君子 小人
   
【《孔子家语》介绍】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译文】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都是黄口的小雀。夫子问捕鸟的人:“唯独大雀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雀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雀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雀跟从大雀,就捕不到(小雀);如果大雀跟从小雀,也能捕到(大雀)。”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祸害,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但却由于所跟从的对象不同或得到福或得到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所要跟随的人,依靠年长者的谋虑就会有保全自身的凭借,跟从年少者的憨直就会有危急死亡的祸患。”
【简评】
 这是孔子借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要听从师长们的教导,虚心向他们学习。文章借捕鸟人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42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树木的古诗名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晏殊   高台树色阴阴见。————晏殊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秦观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1
  •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①使我长百兽,今子食②我,是逆天帝命也③。子以我为不信④,吾为子先行⑤,子随吾后,观百兽之⑥见我而敢不走乎?&r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1
  • 唐太宗诲太子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唐太宗诲太子文言文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9
  •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郑羲传文言文

    郑羲传文言文   文言文在初中,高中中的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多做一些关于文言文翻译的题目,不仅能熟能生巧,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能使你语文的文言文水平提升。…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