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出人头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1、文言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2、翻译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

  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当时文风不正、内容怪僻的弊端不断蔓延,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通过主持考试选人的方式来)消除这种弊病,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乃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而以“《春秋》对义”一文(这篇反而是曾巩的文章)为第一。

  后参加殿试,中乙科。后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3、注释

  ①比:等到。

  ②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

  ③殿试中乙科: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中考中乙科。

  ④修:欧阳修。

  ⑤梅圣俞:北宋诗人。

  ⑥避:让。

  ⑦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

  4、道理

  做人要实事求是,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只有勤读书,勤实践,才能学有成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寇》文言文

    《百家姓·寇》文言文   《百家姓·寇》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己姓,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原文 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4
  • 核舟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核舟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1
  • 《战国策秦二宜阳未得》文言文

    《战国策秦二宜阳未得》文言文   《战国策秦二宜阳未得》   作者:刘向   宜阳末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侈为怨,今公用兵无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的翻译赏析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3
  • 《战国策楚四楚王后死》文言文

    《战国策楚四楚王后死》文言文   原文   楚王后死,未立后也。谓昭鱼曰:“公何以不请立后也?”昭鱼曰:“王不听,是知困而交绝于后也。”“然则不买五双珥,令其一善而献之王,明日视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