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出人头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1、文言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2、翻译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

  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当时文风不正、内容怪僻的弊端不断蔓延,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通过主持考试选人的方式来)消除这种弊病,看见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乃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而以“《春秋》对义”一文(这篇反而是曾巩的文章)为第一。

  后参加殿试,中乙科。后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3、注释

  ①比:等到。

  ②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

  ③殿试中乙科: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中考中乙科。

  ④修:欧阳修。

  ⑤梅圣俞:北宋诗人。

  ⑥避:让。

  ⑦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

  4、道理

  做人要实事求是,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只有勤读书,勤实践,才能学有成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气词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气词答题技巧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的轨迹,是本文一个鲜明的特点。   下列各组加粗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7
  • 《杜鹃花得红字》阅读答案

    杜鹃花得红字① 真山民②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1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澡兰香·淮安重午   作者: 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9
  • 《胡无人·丈夫出门无万里》翻译赏析

      《胡无人·丈夫出门无万里》作者为唐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须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8
  • 苏轼《赠刘景文》原文、注释和鉴赏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此诗写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冬,作者任杭州知州,时年五十四岁。刘景文…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0
  • 《清平乐》原文赏析

      清平乐   韦庄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作者简介】   韦庄,(836─…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