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郢书燕说》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郢书燕说》翻译及注释

  1、文言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翻译

  有个(楚国首都)郢都(城市)有个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时候,因为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边说一边把“举烛”写到信上。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意。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高兴地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 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的意思。 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

  3、注释

  ⑴郢: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⑵遗:送给。

  ⑶相国: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楚国以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⑷书:信。

  ⑸夜书:晚上写信。

  ⑹火:烛光。

  ⑺举:举起。把烛火举高。

  ⑻云而过书“举烛”:意思是嘴里说着“举烛”就在信中错误地多写了“举烛”两个字。云:说。过:误。

  ⑼非书意也:不是原来信里要说的意思。

  ⑽受书:收到书信。

  ⑾说之:即解释它的意思。

  ⑾说:通“悦”,高兴,愉悦。

  ⑿尚明:崇尚光明。尚:重视、崇尚。

  ⒀举:推举。

  ⒁白:禀白,告诉。

  ⒂国以治:国家因此治理的很好。治:太平,指治理好。

  ⒃治则治矣:治理是治理好了。

  ⒄类:像。

  4、郢书燕说的意思

  郢书燕说,指的是在解释文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故也不全作贬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于令仪诲人的文言文翻译

    于令仪诲人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看看下面的`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一起阅读吧   于令仪诲人的文言文翻译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5
  •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一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必能裨补阙漏 为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5
  • 杜甫《戏为六绝句》唐诗鉴赏

    杜甫·《戏为六绝句》 (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2),凌云健笔意纵横(3)。 今人嗤点流传赋(4),不觉前贤畏后生(5)。   【注释】 (1)这组绝句,在成…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07
  •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译文 作者:刘禹锡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7
  • 《寒食》译文及赏析答案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9
  • 卢挚――沉醉东风・重九

      沉醉东风·重九   元代: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译文   题诗在…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