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刘好礼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元史·刘好礼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刘好礼,字敬之,汴梁祥符人。父仲泽,金大理评事,遥授同知许州,徙家保定之完州。好礼幼有志,知读书,通国言,宪宗时廉访府辟为参议。岁乙卯,改永兴府达鲁花赤。至元元年,以侍仪廉希逸荐召见,言举人材数事,称旨。五年,应诏建言:“凡有司奏请,宜先启皇太子,俾得阅习庶政,以为社稷生民之福。陕西重地,宜封皇子诸王以镇之。创筑都城,宜给直以市民地。选格不宜以中统三年为限,后是者不录。”帝是其言,敕中书施行。七年,迁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以比古之都护,治益兰。其地距京师九千余里,民俗不知陶冶,水无舟航。好礼请工匠于朝,以教其民,迄今称便。或言榷盐酒可以佐经费,好礼曰:“朝廷设官要荒,务以绥远,宁欲夺其利耶!”言者惭服。十年,北方诸王叛,执好礼军中,几死,其大将以好礼善应对,释之。十六年春叛王召好礼至欠欠州曰皇帝疑我致有今日好礼曰不疑果疑王召王至京师肯还之耶十七年春,好礼率众走别部,守厄以待兵至。遇叛王军,迫好礼西逾雪峨岭。好礼自度,逾是则无望其还,遂以衣服赂叛王千户,始获东出铁壁山口,间道南走数日,从者继至且千人。中道粮绝,捕猎以为食。七月,至菊海,始与戍兵接,得乘传至昌州。入见,帝赐之食与钞。十八年,授嘉议大夫、澧州路总管。十九年,入为刑部尚书,俄改礼部,又改吏部。好礼建言中书:“象力最巨,上往还两都,乘舆象驾,万一有变,从者虽多,力何能及。”未几,象惊,几伤从者。二十一年,出为北京路总管。再入为户部尚书。二十五年六月,卒,年六十二。(节选自《元史·刘好礼传》)

  译文

  刘好礼(1226~1288)字敬之,是汴梁祥符(今开封市祥符区)人。父亲刘仲泽,担任过金国的大理评事、许州同知(遥授:授予官衔,而不须到任)。(金元之际)搬家到保定的完州(治今顺平)。刘好礼少年时就心有追求,喜欢读书,能熟练使用蒙古语。元宪宗时被廉访府征招担任参议。宪宗五年(1255),改到永兴府(治今河北涿鹿)达鲁花赤任职。至元元年(1264),凭着担任侍仪廉希逸的推荐而被世祖召见,他在多件事上举荐人材,合乎皇帝的心意(得到世祖的嘉许)。至元五年(1268),回应皇帝的诏问提建议说:“凡是有关部门奏请的文书,要先呈送给太子看,使太子能够阅读研究民情政理,(我们要)把这作为国家和人民的福分。陕西是重要之地,应该封给皇子诸王来镇守。新修城市时,要按市值出钱收购老百姓的田地。选拔人才不应该把中统三年作为时限,而不录用在此在之后的人。”皇帝赞同他的意见,下令中书省施行。至元七年(1271),他改任益兰州(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境内)等五部的断事官,仿照古代的都护的做法,管理益兰。这地方距离京城九千多里,当地人不懂得制陶和冶炼,水上没有船舶往来。刘好礼向朝廷请求派来工匠,教导人们烧陶、冶金和造船,至今人们还享受着带来的便利。有人建议说开设市场买卖盐和酒可以增加经费,刘好礼说:“朝廷在边疆重地设立官署,希望用来安定边疆,难道官署想要侵夺边地百姓利益吗!”提建议的人惭愧地服从了。至元十年(1273),北方诸王叛乱,把好礼抓到军中,差点将其处死,叛王的`大将因为刘好礼善于应对,释放了他。至元十六年春天,叛王把刘好礼叫到欠欠州,说:“皇帝猜疑我,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刘好礼说:“皇帝对你没有猜疑,如果真的猜疑,皇帝召唤您到了京城,还会让你回来吗?”至元十七年(1280)春,刘好礼率众逃至别部,固守要塞等待援兵到来。又遇叛军,逼迫刘好礼向西翻越雪峨岭,刘好礼内心估料,感觉翻过雪峨岭就没有希望回来,就用衣物买通叛王手下的千户长,才得到机会向东从铁壁山口逃出,沿小路向南跑了好多天,跟从者陆续达近千人。路上粮食断绝,只得靠捕猎获得食物。到七月,到达菊海,才终于见到元朝戍边的军队,得以乘坐传车到达昌州。入京拜见皇帝,皇帝赐给他钱粮。至元十八年(1281),刘好礼被授与嘉议大夫、澧州路(治今湖南澧县)总管。至元十九年(1282),入京担任刑部尚书,不久改任礼部尚书,又改任吏部尚书。刘好礼向中书建言:“大象的力量最为巨大,皇帝往返于两都之间,乘坐的车驾由大象来拉,万一有什么变故,跟随的人员即使多,但大象的力量谁能比得上呢?”不久,果然出现大象受惊,差点伤了随从人员的事。至元二十一年(1284),刘好礼出任北京路(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北)总管,后来两次入朝担任户部尚书。至元二十五年六月,刘好礼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3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贯云石――水龙吟 咏扬州明月楼 南濠词话

      水龙吟 咏扬州明月楼 南濠词话   元代:贯云石   晚来碧海风沉,满楼明月留人住。琼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0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650
  • 《临江之麋》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临江之麋》   作者:(唐代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霜天晓角 陈继儒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3
  •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译文]  就算是春天能够长久不会衰老,人的忧愁也会让春天变老,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出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5
  • 王粲强记

    文言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