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授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
    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诏如所请。并人大惊畏。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中人不服,捧檄诉。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笏,翌日告疾,未几遂卒。于是军政肃然。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盾、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盾。其后王吉果用偕刀盾法败元昊于兔毛川。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时襄谒告过杭而轻游里市,或谓偕合言于朝。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还,判太常、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请老,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于其归,特赐宴。尝召问,赐不拜。卒,遗奏《兵论》一篇,帝怜之,特赠兵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偕止罚金    止:仅仅。
  B.有中官预军事素横    素:一向。
  C.一绳以法        绳:准绳。
  D.帝怜之    怜:怜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偕刚正不阿、胸怀磊落的一组是    (    )
  ①在官,数上书论时政。
  ②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
  ③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   
  ④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   
  ⑤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
  ⑥偕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偕从小在终南山学习,后中进士,为官多年,针对朝廷用人不当的问题,多次向仁宗上书进谏。   
  B.杨偕与孔道辅、范仲淹为郭皇后被废,据理力争。而孔、范二人遭贬时,杨偕表现出为人仗义的特点,并且为富民陈氏女入宫选后之事继续上书进谏。   
C.杨偕性情刚烈而忠诚质朴,一心为公,敢于为国家和百姓说真话,而对持不同意见的官员不搞小动作,不公报私仇,表现出光明磊落的特点。
D.杨偕具有很强的政治才干和军事修养,平生既有胆量,又有见识,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建树,但对敌人有些心慈手软,以致晚节不保。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4分)                                               
(2)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3分)                                                          
(3)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质。(3分)
                                                             
参考答案
10.C  (绳:约束。) 
11.D  (①是一般性介绍杨偕的生平作为,④是说杨偕
    在舆论压力下如何自处:均不表明杨偕刚正磊落。)
12.D  (并非对敌人心慈手软,也没有晚节不保。)
13.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句。
   
(参考译文)
杨偕,字次公,是坊州中部人。偕从小跟随种放在终南山学习,中了进士,授予坊州军事推官,担任汧源县知县,又调任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任上,多次递交文书讨论时事政治,又递交所写的文学理论。当时郭皇后被废,杨偕和孔道辅、范仲淹据理力争。孔道辅、范仲淹被贬至外地,杨偕只是罚款。他就说自己愿意和孔道辅等人一起遭贬,没有获批。富人陈氏之女选入宫中,准备让她作皇后,杨偕又递交奏疏进谏皇上。马季良因罪被贬放置滁州,他自己提出愿意退休。杨偕说,退休只适用于优秀贤良的人,犯罪的人是无权退休的。他又多次论述升降任用中的弊端,仁宗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到了元昊入侵时,皇帝秘密命令杨偕选拔强壮士兵一万人,策应麟、府二州。杨偕奏道:“出兵临战,没有纪律士兵就不效命。现今派遣民兵奔赴边疆,恐怕在路上逃跑以及临阵退缩。对不听号令的人,请让我用军法处置。”皇帝下达命令同意杨偕的请求。并州人知道后大为惊畏。有个宦官一向干预军事,态度蛮横,以前的军帅不敢惹他,总是宽容优待他。杨偕到任后,无论将领还是士兵,一律用军法约束。他命令宦官率领所统领的士兵跟随副总管开赴黄河以外,并警告他说:“遇到敌人要交战,一定要报告副总管并接受副总管的指挥。”宦官不服从副总管,拿着官样文书上告,杨偕严厉地批评他说:“你知道违抗主帅的命令就要杀头吗?”宦官非常惧怕,汗流不止,将笏板坠落地上。第二天就请病假,不久就死了。从此以后,军队的管理上下严明。       
杨偕在并州时曾经钻研过《八阵图》并且献上了神盾、劈阵刀,那方法是在外用战车环绕成阵,在阵内并排使用盾牌。后来王吉果使用杨偕的刀盾阵法,在兔毛川将元昊打败。元昊求和但不愿称臣,杨偕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家的实力一天天弱小,应该暂时答应元昊的要求,慢慢谋划消灭他的办法。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等多次上奏弹劾:“杨偕官职是皇上的侍从官,不想着为国家讨伐敌人,却帮助元昊实现不称臣的无理要求,罪过应当处死,皇上您不忍心杀他,请求您让他到外地做官,不适宜把他留在京城。”皇上将王素、欧阳修等人的奏章拿给杨偕看,杨偕心里很不好受,就要求出任越州知府,中途又改任杭州知府。当时蔡襄探亲路过杭州在街上招摇过市,有人告诉杨偕可以上书告发蔡襄。杨偕回答说:“蔡襄过去为了公事反对过我,但我怎么能用私怨报复人家呢?”
杨偕调回朝廷后,兼任太常、司农寺,改任右谏议大夫。后来请求告老还乡,在尚书工部侍郎任上退休。在他回家时,皇帝特地设宴欢送。退休后皇上还曾经召见过他,并恩赐他不行跪拜之礼的待遇。杨偕去世后,留下一篇《兵论》的奏折,皇帝很爱怜他,特地追封他为兵部侍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8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官参政。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孝宗实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书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8
  • 船板床

    朝代:明代 作者:李梦阳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26
  • 文言文木兰诗翻译

    文言文木兰诗翻译   文言文木兰诗原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3
  • 智子疑邻文言文及翻译

    智子疑邻文言文及翻译   智子疑邻作者是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智子疑邻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0
  • 王安石《题航子》原文、注释和鉴赏

    王安石《题航子》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注释】 (1)舫子:小游船。可能这首小诗题在一只游船上,故题作《题舫子》。 (2)眠:此指躺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32
  • 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藏书室记 苏辙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