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小池》杨万里古诗翻译赏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小池》杨万里古诗翻译赏析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 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2.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3. 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简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8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自唐·韩愈《调张籍》 调张籍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2
  • 高考文言文的语文复习知识

    高考文言文的语文复习知识   高三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的语文复习知识。   高考文言文的语文复习知识【1】   1.要给文言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弄通文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3
  • 杜确《岑嘉州集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岑嘉州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8
  •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资料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资料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苏轼《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9
  • 杨柳枝五首·其二

    朝代:五代 作者:牛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589
  • 宿云际寺翻译赏析

      《宿云际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