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军尽讙。至元十六年,珪年十六,摄管军万户;十七年,真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其父虎符,治所统军,镇建康。未几,弘范卒,丧毕,世祖召见,亲抚之。奏曰:“臣年幼,军事重,聂祯者,从臣父、祖,久历行阵,幸以副臣。”帝叹曰:“求老成自副,常儿不知出此。”厚赐而遣之,遍及其从者。十九年,宣、徽群盗起,行省檄珪讨之,士卒数为贼所败,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珪曰:“此军之所以败也。”斩其卒,悉平诸盗。二十九年,入朝,命为枢密副使。太傅月儿鲁那演言:“珪尚少,姑试以佥书,果可大用,请俟他日。”帝曰:“不然,是家为国灭金、灭宋,尽死力者三世矣,而可吝此耶!”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遣使巡行天下,珪使川、陕,问民疾苦,赈恤孤贫,罢冗官,黜贪吏。还,迁浙西肃政廉访使,劾罢郡长史以下三十余人,府吏胥徒数百,征赃巨万计。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帝遣官杂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盐官欺罔状,皆伏罪。劾大官不法者,不报;并及近侍之荧惑者,又不报。遂谢病归。泰定三年,上遣使召珪,珪至,帝曰:“卿来时,民间如何?”对曰:“臣乡里也,民饥甚,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帝恻然,敕有司毕赈之。未几,起珪商议中书省事,四年十二月薨。
(节选自《元史·张珪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摄管军万户                       摄:代理。                                                        
B.求老成自副                       副: 相符。
C.劾大官不法者,不报               报:答复。
D.敕有司毕赈之                     毕:全部。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B. 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C. 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D. 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珪勇猛过人,年少有为。他善于拉硬弓射猛箭,在树林中遇到老虎,毫不畏惧,一箭射中老虎咽喉;十七岁时就统领军队,镇守建康。
B. 张珪尽忠朝廷,受到皇帝宠爱。他父亲去世,皇帝召见并抚慰;太傅认为他年少,不宜马上重用,皇帝还是授予他重要职位。
C.张珪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担任浙西肃政廉访使时,他多次弹劾有不法行为的官员,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奸人怨恨,相互串通诬陷他。
D. 张珪尽心国事,关注民生。他斩杀侵夺百姓财物、伤及百姓生命的士兵,平定了盗贼;把途中遇到百姓饥荒的情况如实奏报皇帝。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珪使川、陕,问民疾苦,赈恤孤贫,罢冗官,黜贪吏。
(2)对曰:“臣乡里也,民饥甚,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

参考答案
4.(3分)C( 副: 帮助)
5.(3分)D
6.(3分)C(“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分析有误)
7.(10分)(1)(5分)张珪巡视四川、陕西,询问百姓的疾苦,救济抚恤孤儿贫民,罢免多余的官员,废黜贪污的官吏。(大意2分,“使”“赈恤”“冗”各1分)
(2)(5分)张珪回答说:“在我的家乡,百姓很饥饿,朝廷虽然用金帛救济,但没有惠及的有十分之五六,希望陛下考虑他们。”(大意2分, “十五六”“惟”“念”各1分)

参考译文:
    张珪字公端,是张弘范的儿子。少年时能拉引硬弓命中目标,曾经跟随他父亲经过树林,遇到老虎,张珪抽箭径直向前,老虎像人一样站起来,张珪一箭射穿虎喉,全军都欢呼起来。至元十六年,张珪十六岁,代理管军万户。十七年,实授为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张珪佩戴父亲的虎符,管理父亲所统辖的军队,镇守建康。不久,张弘范去世,丧事办完后,世祖召见张珪,亲自抚慰他。张珪上奏说:“我年纪轻,军中事务重大,聂祯跟随我祖父、父亲久经沙场,希望让他辅助我。”世祖感叹说:“寻求阅历多而且稳重的人来辅助自己,寻常的年轻人想不到这点。”重重赏赐了他,让他回去,并遍赏了他的随从。至元十九年,宣城、徽州群盗蜂起起,行省下檄文命令张珪讨伐他们,士兵多次被贼寇打败,士兵中有宰杀百姓家的猪并伤了主人的。张珪说:“这就是军队打败仗的原因。”斩杀那些士兵,盗贼全都平定了。二十九年,张珪入朝,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太傅月儿鲁那演说:“张珪还年轻,姑且用佥书一职试用他,果真可以大用,请等以后。”皇帝说:“不能这样,这家人为国灭金、灭宋,三代人都尽了最大的力量,怎么可以吝啬这个官职呢?”授予他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朝廷派遣使臣巡行天下,张珪巡视四川、陕西,询问百姓的疾苦,救济抚恤孤儿贫民,罢免多余的官员,废黜贪污的官吏。还朝后,升迁为浙西肃政廉访使。他弹劾罢免郡长吏以下官员三十多人,州府小吏几百人,征集的赃款数以万计。张珪查知盐司以奸诈手段获得利益的事,将要揭发他们,事情关涉到行省,有心里不安的人,想以执法过严的罪名中伤张珪,就贿赂皇帝身边的臣子,谎称张珪施行巫术,并且阻碍盐法的执行。皇帝派遣官员共同审理这件事,获知了行省的大小官吏以及盐官欺骗蒙蔽的情况,他们都认了罪。张珪弹劾有不法行为的大官,没获得答复;还弹劾迷惑君主的近侍,又没获得答复。于是他称病回家。泰定三年,皇帝派遣使者召见张珪,张珪来到,皇帝说:“你来时,民间怎么样?”张珪回答说:“在我的家乡,百姓很饥饿,朝廷虽然用金帛救济,但没有惠及的有十分之五六,希望陛下考虑他们。”皇帝听了后很痛心,命令有关部门全部救济那些人。没过多久,起用张珪商议中书省的事情,张珪在泰定四年十二月去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0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原文及译文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少而好学苦志,年十六,摎以文谒曾巩,巩一见奇之,许其以文著,时人未之知也,留受业。熙宁中,王氏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巩典五朝史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2
  • 《庄子》原文赏析

      鹓雏(yuān chú)比喻意: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   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9
  • 《离思五首·其四》原文及翻译

      原文:   离思五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6
  • 搜神后记卷一郭璞葬地的原文及翻译

      作者:洪迈   《世说》:“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墓去水不盈百步,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此说盖以郭为先知也。世传《锦囊葬经》为郭所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6
  • 送别得书字李白拼音版古诗的意思

    “送别得书字李白拼音版古诗的意思”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送别得书字李白拼音版古诗 《 送sòng别bié得de书sh…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2
  •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这几句是说,闺妇对丈夫极为思念,眼泪汪汪地倚楼频频自言自语;忽然一对燕子飞来,闺妇向燕子打听:是否在路上碰见了我那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