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人兽之间
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通“冀”)也。(节选自《列子·黄帝》)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不必童而智童              状:外形
B.智不必童而状童                        童:儿童
C.戴发含齿                                    戴:顶着,(头上)长着
D.未可几也                                    几:希望
解析:B项,“童”通“同”,相同。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         遗:丢开,丢下
B.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            近:亲近
C.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疏:疏远
D.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亲:受人亲近,被人亲近
E.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             至智:达到才智
解析:E项,至智:最大的才智,最高的才能,或高才大智。
答案:E
【参考译文】
外形不一定相同而才智却相同,才智不一定相同而外形却相同。品格高超的圣人选取才智相同的,而丢开外形相同的,常人却亲近外形相同的,而疏远才智相同的。外形和我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外形和我不一样的,就疏远并且畏惧他。长着七尺高的身躯,有手脚之分,头上生有毛发,嘴里长着牙齿,能凭借车马奔驰的,这叫做人;可是,人未必没有兽心。尽管他们有兽心,却由于外形相同而受人亲近。长着翅膀,顶着头角,长着牙齿和爪子,能在天上飞翔或在地面奔跑的,这叫做禽兽;可是,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尽管它们有人心,却由于外形不同而被人疏远。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这些古代帝王,有的蛇身人面,有的牛头虎鼻,都不像人的形状,却有大圣人的美德。夏桀、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这些古代君主,外貌五官都和人一样,却有禽兽之心。一般人总是拘泥于同一外形来求得高才大智,这是不能够指望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2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雪压枝头的古诗

      看到雪,大家想到什么?你是怎么样写雪的?我们看看下面的描写雪压枝头的古诗,看看古人是怎么样写的吧!   描写雪压枝头的古诗   出自唐代崔涂的《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36
  • 《曲江对酒》翻译赏析

      《曲江对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1
  • 《新唐书·韦嗣立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新唐书·韦嗣立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7
  • 凤归云·闺怨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起,寒雁南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968
  •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译文]  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出自]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77
  • 腊月腊八的古诗

      腊月初八,在古诗词的韵味中,腊八节就这样浑身濡满热热滑滑的粥香,向你、我的心之深处,弥漫、弥漫、弥漫……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一起来看看吧!   《腊节》   【北齐】魏收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