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速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借书速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阅读训练
1、与“非学无以致疑”中的“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A、无以致书以观。      B、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多以书假余。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义。
  ①余劝时即学。 (A)
  A、嗜好 B、喜欢 C、特别 D、学习
  ②每假借藏书之家。 (C)
  A、到 B、去 C、向 D、在
  ③余得遍观群书 (C)
  A、就 B、因此 C、于是 D、因为
3、指出下列句中“之”各指代什么。
  ①录毕,走送之。(书)  ②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书画)
  ③处士笑而然之。(他说的话)  ④学而时习之。(道理)
4、从下列语句可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①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苦读不辍
  ②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守信

译文
我小时候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什么办法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亲自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冰了,手指冻僵了,伸屈很不方便,但抄录从不懈怠。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所以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大量的书。

注释
1.嗜学:特别好学。
2.致:导致。
3.假:借。
4.自:亲自。
5.计:计算。
6.还:归还。
7.弗:但。
8.毕:必定。
9.逾约:超过预定的期约,过期。

寓意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书非借不能读”,勉励青年应该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求学。

渊源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3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29
  • 《上元侍宴》翻译及赏析

      《上元侍宴》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前言】   《上元侍宴》,原名《正月十四夜扈…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3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10
  •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译文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译文   《论语》十则   孔子说:“学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翻译赏析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译文]  悠闲地靠在枕上,随意地阅读诗篇,心情是无比的舒适美好;下雨的时候,门前的风景更加优美了。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7
  • 刘基《道士救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道士救虎 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土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