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 “外人”一解

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 “外人”一解

  文中有三个“外人”,注释上明确标注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第一个解释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个才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其理由:

  之一:所谓“外人”即是相对于“本人”而言。第一个“外人”实际是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的村中之人,这对于渔人来说,他们就是“外人”。而渔人是东晋时期的人,即是当世之人,与之不同的人即为世外之人。而文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应该就是当世之人,也就是和渔人一样的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而后面两个

  “外人”,都是相对于桃源人而言。“遂与外人间隔”是说桃源人与桃源以外的人隔离了;“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是桃源人告诫渔人不要向桃源以外的人说起。所以,这两个解释为“桃源以外的世人”,完全正确。

  之二: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桃源人来此“绝境”是“先世”为“避秦时乱”,而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因此,他们的生活习惯、穿着打扮应该还停留在秦朝时期,而渔人已生活在东晋时代,历经了几百年,这两个朝代的服饰应该有所变化,所以说,“男女衣着”都像桃源以外的世人,肯定不合情理。再说,据《中国古代服饰》介绍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显然渔人的穿着与桃源人有所不同。

  之三:当渔人来到桃花源,桃源人的第一反应是“大惊”。大者非同一般也。那么,为何桃源人会如此吃惊呢?笔者认为,不仅是面孔陌生,更多的应该是穿着的不同。试想,在我们的教室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现代人,我们会感到吃惊,但如果突然出现的是一个穿着打扮如同秦朝时期的人,我们的惊讶程度是不是大得多呢?不言而喻。

  因此,笔者认为,《桃花源记》中三个“外人”,不能是同义。第一个释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个才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1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张鼎,发常平粟振之。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知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0
  • 初中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中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7
  •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全词翻译赏析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出自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8
  • 秋行

    朝代:宋代 作者:徐玑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45
  • 《荀子赋》原文及注释

      原文:   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07
  • 《后汉书许劭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后汉书许劭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