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

  南辕北辙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南辕北辙的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南辕北辙的注释

  1.方北面而持其驾 驾:车 持:驾驭;赶

  2.我欲之楚 之:到……去 楚:楚国,在魏国的南面。

  3.吾御者善 善:技术好,善于

  4.中道而反 中道:半路 反:通“返”,返回

  5.头尘不去 去:弹下身上的尘土

  6.此数者愈善 数:几个,几样

  7.曰:“吾用多 用:资财

  8.大行:大路

  9.奚为:为什么

  10.衣焦:衣裳皱缩不平

  11.申:通“伸”,伸展

  12方北面:正朝北方

  13.恃王国之大 恃:依靠,凭借。

  14.犹至楚而北行 犹:犹如。

  15.举欲信于天下 信:取得信任。

  16.“此数者愈善”中的“此”:指示代词“这”,“数”,几;“者",代词,事

  南辕北辙的译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现在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南辕北辙的评析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84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后宫词》古诗鉴赏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7
  • 《后汉书·窦融列传》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

    《后汉书·窦融列传》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   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文言文实词除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除的用法   (1)名词。   ①殿阶。 登自东除。(张衡《两京赋》)   ②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③门屏之间。扶辇下除。(《汉书》)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2
  • 写枫叶、枫香和枫树的诗词

    金缕梅科。落叶乔木。叶掌状分裂,头状花序,蒴果。叶入秋变红色。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用材树。传统园林名树。 [释名]枫(宋玉赋)、枫香(《本草经集注》)。《尔雅&middo…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85
  •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吴文英 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0
  • 萧综《悲落叶》阅读答案附赏析

    悲落叶   (北朝)萧综   悲落叶,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从横去不归。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乱春日,起春风,春风春日此时同,一霜两霜犹可当。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