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采桑子朱敦儒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

文言文采桑子朱敦儒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

  原文:

  采桑子·彭浪矶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采桑子·彭浪矶字词解释:

  ①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

  ②扁舟:小舟。

  ③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采桑子·彭浪矶翻译: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斤。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采桑子·彭浪矶阅读答案:

  试题:

  (1)本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

  (2)试析词人因何而愁”?

  (3)本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1)①上片侧重记事抒情。词人独驾扁舟,避乱江南,如同失群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兴起浓重的`羁旅孤寂之感。回首北望烽烟弥漫的中原大地而泪洒“满巾”,直接抒发了无限的国破家亡之痛。

  ②下片偏重写景抒情。暮色笼山,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景色冷清黯淡,表露了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的情绪。日落时分,作者的寂寞感、凄凉感更加强烈;江面平缓恰恰反衬了词人难以平静的思乡心绪。

  (2)日晚夜冷,岁暮将至,波平舟阻,羁旅他乡,山河破碎

  (3)寓情于景。如用“旅雁”“孤云”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采桑子·彭浪矶创作背景:

  这首词题为“彭浪矶”,是在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经江西彭浪矶往两广途中创作的。

  采桑子·彭浪矶赏析:

  上阕写自己背井离乡,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

  起首二句叙事即景自寓身世经历。乘一叶扁舟,到江南去避难作客,仰望那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复相类。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两句写回首北望所见所感。中原失守,国士同悲。这两句直抒情怀,略无雕饰,取景阔大,声情悲壮。

  下阕写眼前萧条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辞乡去国的愁思。

  过片“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两句,收回眼前现境。薄暮时分,泊舟矶畔,但见江中的碧山正为暮霭所笼罩,矶边的汀洲,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满眼萧瑟冷落的景象。这里写矶边秋暮景色,带有浓厚的凄清黯淡色彩,这是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中的情绪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两句总收,点明自己“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日落时分,往往是增加羁旅者乡愁的时刻,对于作者这样一位仓皇避难的旅人来说,他的寂寞感、凄凉感不用说是更为强烈了。渐趋平缓的江波,这里恰恰反托出了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枫叶芦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忡忡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

  个人资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6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代文言文经典

    古代文言文经典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0
  • 袁枚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

    袁枚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   导语: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袁枚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7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873
  • 《客中作》

    原文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该作品 被选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六年级(预备班)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第四单元‘每周一诗’”(P77)和“…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6
  • 江城子古诗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江城子   作者: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1,时闻弹筝2.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3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全词翻译赏析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 当时皓月当空,风景如画的地方,现在似乎还留下小苹归去时,依依惜别的身影。   [出自]  北宋&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