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注: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齐安”是黄州的郡名。
1说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4分)
2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3“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句子意境悠远。请把此句展现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3分)

阅读【答案】
1、这首绝句所写景物色彩丰富而明艳,在色彩的点染上,交错使用了明笔与暗笔。“绿锦池”、“浴红衣”,明点绿、红两色:“菱”、“浮萍”、“莺”、“蔷薇”,则通过物体暗示绿、黄两色。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菱、浮萍、蔷薇为静景,而鸳鸯浴水、夏莺弄花为动景,更有莺声千啭衬托静寂的环境,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成。(答对一点给 2分)
2、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写出了诗人百无聊赖的情状,第四句而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之情。(3分)
3、要点与评分:抓住“微雨”,“红衣”。动词“看”“浴”等。2分,语言表达1分。
如: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后池)整天没有一个人来观赏。只有那池塘里的鸳鸯相看两不厌。它们扑打着池水,好像在清洗身上的红色衣裳。

二:
(1)这首绝句通篇写景,景中有情。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景?(2分)
(2)透过诗中情景我们看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境?(4分)
答案:
(1)此诗颜色多彩而又协调,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反衬手法。
(2)在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可见其百无聊赖之情状;而相对戏水的鸳鸯,更映衬出看雨的孤独。

翻译:
菱叶穿透满池的浮萍高挑出水,夏日的黄莺在花枝离披的蔷薇间放开百啭的歌喉。这一天还有谁像我一样百无聊赖?凝望着微雨中的池塘,还有双双相对的鸳鸯,在洗浴红艳艳的羽毛。

赏析:
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把读者引入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使人好似看到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

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给人以悦目赏心的美感。这首诗之使人产生美感,还因为它的设色多彩而又协调。这首绝句在色彩的点染上,交错使用了明笔与暗笔。“绿锦池”、“浴红衣”,明点绿、红两色:“菱”、“浮萍”、“莺”、“蔷薇”,则通过物体暗示绿、黄两色。出水的菱叶和水面的浮萍都是翠绿色,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而初夏开放的蔷薇花也多半是黄色。就整个画面的配色来看,第一句在池面重叠覆盖上菱叶和浮萍,好似织成了一片绿锦。第二句则为这片绿锦绣上了黄鸟、黄花。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

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这是因为,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成。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正道破了这一奥秘。
这首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三、四两句是全篇关目。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句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池水、鸣莺、蔷薇。而其人最后心目所注却是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这对鸳鸯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必然使他见景生情,生发许多联想、遐想。可与这首诗参读的有焦循《秋江曲》:“早看鸳鸯飞,暮看鸳鸯宿。鸳鸯有时飞,鸳鸯有时宿。”两诗妙处都在不道破注视鸳鸯的人此时所想何事,所怀何情,而篇外之意却不言自见。对照两诗,杜牧的这首诗可能更空灵含蓄,更有若即若离之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8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以下何人被称为“米贼”?

    以下何人被称为“米贼”? A.张陵 B.张衡 C.张鲁 D.张松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73
  •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

    一、《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1、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注: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3
  • 许棐《秋斋即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斋即事 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 1.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9
  • 陆游《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5
  • 李益《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9
  •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阅读答案

    少年游 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蒋捷,宜兴竹山人,又号竹山。宋亡后,…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