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2."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3."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3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敏树《说钓》原文阅读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9
  • 到底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到底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为什么要学文言文?”这是一个叫方洁的学生向我提的问题。   那天,我觉得有必要找方洁谈谈,因为一直是语文学习尖子的她,一段时间来,成绩不仅没有进步,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6
  • 浣溪沙・闺情

    原文: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1.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2.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5
  • 杜审言《旅寓安南》翻译赏析

      《旅寓安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6
  • 《明史南居益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南居益,宇思受,谓南人,尚书企仲族子、师仲从子也。曾祖从吉与曾伯祖大吉皆进士,两人子姓,科第相继。   居益少厉操行,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三迁广平知府,…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4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