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青于老凤声”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青于老凤声”意思:丹山路上桐花万里,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今译]长长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原野,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清脆嘹亮的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悦耳动听。

[赏析]诗人韩偓,小字冬郎,是李商隐的姨侄。他少有才华,十岁时曾在为李商隐饯行的筵前赋诗赠别,语惊四座。后李商隐重吟其诗,作此绝酬答。这是第一首的后两句,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丹山相传是产凤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开,凤凰偕鸣,其中雏凤鸣声清圆,更胜于老凤。

此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将韩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光这样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它爱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便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写照!

此诗夸奖晚辈,桐花二句设想新奇,笔意超妙。既见义山诗之华美婉丽,又具杜诗之沉郁。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5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译文] 就算是春天能够长久不会衰老,人的忧愁也会让春天变老,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出自] 北宋 晁补之 《水龙吟》   问春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 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 “外人”一解

    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 “外人”一解   文中有三个“外人”,注释上明确标注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第一个解释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个才解释为“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和尚敬茶

      《和尚敬茶》选自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卷六·鸽异》的一个故事。   【文言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0
  • 三月的绝美诗句

      三月初春,冬日的寒流依旧依依不舍,他或者藏在山的那边,或者躲在云的里面,窥视着大地的一举一动,好像一旦抓住机会,就会忙不迭地袭回大地。下面是关于三月的绝美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0
  •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译文]  今夜里,我的梦魂,在迷梦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了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   [出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3
  • 短歌行古诗带拼音原文解释(李白)

    “短歌行古诗带拼音原文解释(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短歌行古诗带拼音原文 《 短duǎn歌gē行xíng 》 唐t&aacu…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