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春怨》意思及全诗赏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意思]   打跑树上的黄莺儿,不要让它们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啼叫,以免惊醒这香甜的美梦,不能在梦中到辽西与征战的丈夫相见了。
     [出自]    金昌绪   《春怨》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词语解释】
         金昌绪 :生卒年不详。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
  打起:打得飞走。
  辽西:大约指唐代辽河以西营州、燕州一带地方。即今辽宁省锦州、朝阳至北京市东北怀柔、顺义一带,隋代因秦汉旧名曾于此地置辽西郡,寄治于营州,唐初改曰燕州,州治在辽西县。辽河以西的地区。是当时少妇的丈夫所去的征戍之地。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赏析:
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全诗意蕴深刻,构思新巧,独具特色。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6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疑人窃履》题目

    文言文阅读《疑人窃履》题目   (四)疑人窃履(8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2
  • 《绮罗香咏春雨》翻译赏析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的词意: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借春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春雨之中,困柳…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8
  • 宋濂《龙渊义塾记》“龙渊即龙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龙渊义塾记  明 宋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令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5
  • 陈与义《石城夜赋》阅读答案

    石城夜赋 陈与义 初月光-满江,断处知急流。 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汉秋。 为客寐常晚,临风意难收。 三更柁楼底,身世入搔头。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北宋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4
  • 《冯唐列传》“冯唐者,其大父赵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 《曹景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曹景宗传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