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  东边栏杆有一枝梨花开得雪白,但看得人心中惆怅,人生有几个清明能如此凭栏赏梨花呢?
   [出自]  北宋 苏轼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
     雪:指梨花。

译文: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赏析: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七言古诗,然而苏诗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假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读者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至于原因,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0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念奴娇中秋翻译赏析

      《念奴娇·中秋》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5
  • 文言文复习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要点

    文言文复习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要点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K
  • 《陈烟小传》“陈绍,字光伯,毗陵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 烟 小 传 虞集 陈绍,字光伯,毗陵人。登咸淳乙丑进士第,年已四十六,调丹阳尉。绍以功业自许,乐仕边郡,举者满数。改官知朐山县。 岁甲戌,大元大兵渡江,江东西守者皆已降。大兵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这两句是说,霜晴之后,沿着小溪采摘成熟的秋果;新月初上,步出竹林,对月吟诵诗作。这两句的前两句是:“卖却屋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71
  • 《本草纲目·木部·桐》文言文

    《本草纲目·木部·桐》文言文   释名   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