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人流泪直到天明。
出自 杜牧 赠别 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翻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赏析: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1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阅读答案及翻译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祭十二郎文》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6
  • 借竹楼记的文言文阅读

    借竹楼记的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借竹楼记   (明)徐渭   龙山子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思诚咏白堂记 【金】王若虚     有所幕于人者,必有所悦乎其事也。或取其性情德行才能技艺之所长,与夫衣服仪度之如何,以想见其仿佛;甚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3
  •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   1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2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3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4诎通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1
  • 《郭浩传》“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