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这两句写塞北的景象——不能说塞北没有春到,但由于只见风沙,不见青草,纵然春天到来,风沙依旧,又从哪里看到春天呢?在“无春”之中写“有春来”,并用“何处知”的问话作结,蕴藉深沉,耐人寻味。

出自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其一
度破讷沙二首
其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注释
⑴破讷(nè)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新唐书·地理志七》)。
⑵沙旋移:沙尘飞旋,沙丘移动。
⑶不省(xǐng):谓未见过。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诗之二:“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⑷莫言:不要说。一作“无端”。塞北:指长城以北,泛指中国北边地区。到:一作“色”。
⑸总有:虽然有;即使有。总,通“纵”。

翻译
在沙漠上风一吹,看那沙尘满天飞旋,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吧。不能说塞北没有春天到来,但由于遍地风沙,不见青草,纵有春天到来,一切没有变化,又从哪里看到春天呢?

赏析
《度破讷沙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益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是诗人用诗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一场沙尘暴,充分表现出塞北荒凉的特征;
诗是用诗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一场沙尘暴。首句“眼见风来沙旋移”,高屋建瓴,气势逼人,仅一个“旋”字,足见风沙来势之猛烈。正因为有了这样震撼人心的亲历,诗人才会有“经年不省草生时”的联想,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但是,诗人襟怀博大,生性乐观,接下两句,诗意为之一转:“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这两句用以退为进的笔法,表现塞北终年无春的特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元明清诗文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1
  • 孔子马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孔子马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孔子马逸   【原文】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4
  • 《丰乐亭游春》翻译赏析

      《丰乐亭游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前言】   《丰乐亭游春三首》是宋代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8
  •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6
  • 《壶中九华诗并引》

    苏 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櫺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4
  • 归园田居·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5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