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诗是咏瓷器的千古名句——九秋时节,窑外一片荒凉,可是开窑一看,窑内青重翠叠,光彩夺目,烧窑工匠的精湛技艺,使得千峰翠色尽在窑中。以妙丽之词,形容精美的秘瓷,真象实写,恰如其分。

出自陆龟蒙《秘色越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后来五代时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赵麟在《候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谓之秘色”。
①九秋:指秋季的九十天。
②越窑:唐宋时代著名青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古属越州,故名越窑。釉色由青中微带黄色,改进到青水般的湖绿色。绘有花鸟、人物或几何图案。所烧瓷器畅销国内,远销海外。
③千峰翠色:形容越窑烧的瓷器如千峰碧翠的美丽景色。
④秘色越器:指越窑烧制的秘色瓷器。这是为宫廷烧制的一种瓷器,配方、釉色、器形、烧制技术都是保密的。由于没有传到民间,久而久之,技术失传。1987年4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在国内首次出土秘色瓷碗和秘色瓷盘子、罍子,现了秘色瓷的真面目。

赏析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前两句是陆龟蒙远看越窑开窑时的壮观景象而发的感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前两句是陆龟蒙远看越窑开窑时的壮观景象而发的感概:秋天的晨风中,露水沾衣,透过风露可见出窑后的成千上万的越窑器(或秘色瓷)堆放在山坡上,沟壑间,如千峰叠嶂,其色似青如黛,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从而夺得千峰万山之翠色!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后两句是越窑开窑后陆龟蒙近看堆积如山的越窑器(可能碗类较多)时的记实描述和感怀:“好向中宵盛沆瀣”是说堆积的碗类越窑,如果口朝上(“好向”即正确的朝向)的堆放,到夜半(“中宵”即夜半)时就会盛载一些露水(“沆瀣”即露水)。如果碗类越窑器口朝下堆放就不是“好向”,因为没法盛载露水。“共嵇中散斗遗杯”是说浅浅地盛有露水的碗如同(“共”即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时还残存浊酒的杯子(“遗杯”即有酒残留之杯)。

陆龟蒙在吟《秘色越器》诗中提及嵇中散,是因为嵇中散是一位嗜酒爱琴,才气横溢并铁骨铮铮的令后人敬仰的一代罕见名士(见文后注释)!陆龟蒙明吟越窑之物,暗示敬慕嵇中散之志向。这也说明陆龟蒙的这首诗并非着眼于秘色越窑,而是借物抒情,暗表心机。明白了诗人的本意后,再回味“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更不会有吟《秘色越器》的感觉,而是感觉和于谦用《石灰吟》“秘色”语言明志有异曲同工之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总之,诗人的感怀是:越窑经历火的洗礼,在九秋风露中,终于“夺得千峰翠色”,此时此景,怎能不使人想到嵇中散那样的人杰与鬼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1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翻译及赏析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前言】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是唐代诗人岑参创…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3
  • 王昭君出汉宫

      【文言文】   汉元帝宫人(1)既多,乃令画工图(4)之,欲有呼者,辄披(3)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2),求美女于汉帝…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8
  • 沈复《童趣》阅读答案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9
  •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晓风干,泪痕残”这两句: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写内心的痛苦,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燕归梁·一片游尘拂镜湾》诗词原文及赏析

      《燕归梁·一片游尘拂镜湾》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片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行人无语看春山。背东风、两苍颜。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谁怜消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4
  • 廖燕《青溪别业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青溪别业记 (清)廖燕  ①青溪别业者,为金陵鹤闲朱先生读书处也。予未至其地,其胜概则不可得而知者焉。今得而记之者,□因其嗣君林修未予道其详也。  ②林修于兹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