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全词赏析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出自苏轼《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赏析:
《南歌子·游赏》,是由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元祐五年庚午(一〇九〇年)端午,作于杭州。……,东坡守杭,元祐四年七月三日到任,元祐六年三月离杭还朝,只元祐五年在杭度端午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南歌子·游赏》)。此词中,作者描绘了在端节午时的各种赏心乐事。上片开始就用移情手法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可人,继而用对比手法自身所处的十三楼加以赞美;下片提笔便极写宴饮对酌的游赏乐事,其后则用一曲声满湖山的轻歌曼曲作结。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词中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去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手法的运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眉峰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作者与同伴面对旖旎的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句意为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在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则以描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晋卿幼好学,善属文,进士擢第。开元二十四年,与吏部郎中孙逖并拜中书舍人。二十七年,以本官权知吏部选事。晋卿性谦柔,选人有诉讼索好官者,虽至数千言,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5
  • 中考课外文言文蔡文姬求情参考

    中考课外文言文蔡文姬求情参考   2.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8
  • “欲于北阙辞苍海,却望东山愧白云”的意思及赏析

    “欲于北阙辞苍海,却望东山愧白云”出自崔膺《别山居》 ①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 ②苍海:大海。此处借指朝廷。 ③东山:晋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4
  • 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6
  • 高三语文文言文的实词全解

    高三语文文言文的实词全解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9
  •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少好学,晋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岁开贡部,琪举进士中第,署寿安王侍读,时天福六年也。幽帅赵延寿辟琪为从事,会契丹内侵,随延寿至京师。延寿子赞领河中节度,署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