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复习:出师表

语文文言文复习:出师表

  摘录: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2、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3、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4、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是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愿望请求的一种样式,多以议论、叙事为主。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6、《出师表》中的`成语: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8、另外诸葛亮着重回顾了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

  9、思路剖析

  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9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颇偿瓮直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文言文   渑池(1)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2)。属(3)天寒,冰雪峻(4)滑,进退不得。日向暮(5),官私客旅群队,铃铎(6)数千,罗拥在后(7),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53
  • 初中文言文片段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片段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3
  • 高阳台·除夜

    朝代:宋代 作者:韩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940
  •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①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2
  • 欧阳修文集――卷一○二・奏议卷六

      ◎谏院进札状九首   【论京西官吏非人乞黜按察使陈洎等札子〈庆历三年〉】   臣窃见去年五月诏敕节文:“诸路转运并兼按察使,或贪残老昧、委是不治者,逐处具状闻奏。若…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7
  • 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